标签:
三宝颜教育交流物理教学教育 |
分类: 旅途随记 |
上周刚从上海飞到马尼拉,菲律宾华教中心的郝海庭主任就对我说,三宝颜中华中学的蔡校长知道我是物理方面的特级教师,想请我给他们学校的物理老师开一个讲座。我听到这话一下子傻眼了,一来我的英语水平很臭,跟别人交流一些简单的词汇还可以,进行物理专业方面的交流那是完全不行的;二来这次过来,满脑子都是《教育学》方面的事情,没有将物理学科的相关资料带过来,空着手给别人讲总不大好吧?
见到蔡校长的时候,看他没有提这件事情,心里一喜,以为他只是随便说说。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在学校碰到我的时候,直接向我提起了这件事情。盛情难却,我无法推辞。先在自己带来的U盘中查询,找到了一些录像资料,让我喜出望外。又几次上网,从我的网络保管箱中挖掘出了一些自己前面做好的有关物理学科教学方面的PPT。有了这些资料在手,心里踏实了很多,决定从两个方面和老师们做一些交流:一是上海市物理课程改革的主要特色,二是物理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首先分析了上海课程的合分合的结构特点(1~7年级自然、科学;8~11年级物理;12年级科学),并和菲律宾的物理课程始终是综合课程的组成部分这一特点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我向老师们介绍了上海“二期课改”物理课程改革的要点,比如课程目标从一维到三维的变化;课程结构从必修、选修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性课程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删减难、偏、怪,注重终身打下发展的基础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科技相联系;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等等。向老师们介绍在课程改革的要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仅是物理课程的亮点和特别要突破的关键点,也是上海市整个课程改革方案的亮点。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首先是在课堂教学方面,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满堂灌”式的教学风格,一些教师也在探索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总的看来虽然新意不少,但还没有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和新课程理念的距离还是比较远;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知识重要还是方法重要?是注重知识的逻辑关系还是选择一些关键的知识点,重点讲解,让学生自己将所学的知识建构成一个体系?是培养博学之士还是培养具有文化判断力的人?这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的两难选择。其三是评价体系怎样建立才能比较科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真实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其四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教师是否了解学生?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不甚了解,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能够做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吗?还有,学习的方式中,是独自的学习重要还是合作的学习重要?如何在竞争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其五是物理实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新技术、虚拟实验室不断引进中学物理教学的今天,该如何看待实验教学?如何发展实验的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好奇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孩子的好奇心不能自发地保持,如果我们平时不注重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这一本能,到了这个时候再对他进行教育,让他去理解自然,理解科学,就要难很多。在缺乏好奇心的情况下,即使在短时间内记住了不少东西,也大多数是因为考试的缘故,考完试立刻就会还给教师。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在培养学生好奇心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因为物理现象本身就是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抽象,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只要留心观察,处处都包含着物理道理。从观察和实验入手,激发孩子们的直觉兴趣,是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的重要途径。与日俱增的好奇心,会逐渐转化为求知的欲望,促使孩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去实践和探究。直接兴趣——动手实践——理论探索,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孩子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会日益高涨,教师的物理教学也会很有趣味,教师自己也会在孩子们的推动下得到专业的迅速发展。我还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特别是一些实验的视频,向老师们介绍了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们的好奇心,促进他们求知欲望的形成。
为了这次讲座,中华中学也是非常认真,原来安排在图书馆里讲,蔡校长过来之后感到光线太亮,不利于老师们看清楚PPT,马上调整到孩子们的活动室里。除了老师们积极参与外,蔡双杰校长亲自过来担任翻译工作,他的助手洪文辉先生也过来担当翻译,尽量保证将讲座的内容比较清楚地传达给他们的老师,使他们理解的更透彻一些。这让我非常感动。这是一个真心在办教育的校长,他做事情追求完美,善于抓住各种教育的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中华中学共有7位物理教师,全都是女教师,分别承担小学自然、中学的综合课程和物理课的教学工作。除了小学的自然课程之外,中学(他们不区分初中和高中)的综合课程每周有320分钟,其中中一的物理占320分钟的25%左右;中二全部上生物课,中三全部上化学课,中四全部上物理课。
我翻看了他们的中学教材,有两本属于SCINCE in Today's World Series系列教材中的组成部分,其中之一是Integrated Science,分成科学、技术和你(Science,Technology and You)、认识物质(understanding matter)、力、运动和能量(Force,Motion and Energy)、地球(The Earth)、生物和环境(Living Things and Their Environment)等几大模块,基本上涵盖了生物、化学、地理、物理、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另外一本是Physics,分成六个模块,分别是在自然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物理(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Physics)、运动和力(Motion and Force)、力和能(Force and Energy)、波:传递能量(Waves:Carriers of Energy)、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现代物理(Modern Physics)。
除了上述两本综合课程教材之外,还有一本更像我们国家物理课程材编写体系的物理教材,内容和原来的人教社甲种本的内容大体相当,难度比甲种本的要求要低一些。不过,因为这里的学生中学只有四年,其中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学习物理,难度还是有一些的。
好在菲律宾高考的压力不大。所有的中学毕业生,只要想继续求学,总是有相应的大学可以读的。成绩比较好,家里也比较有钱的学生,可以上一些收费比较高、教学质量也比较高的好大学,成绩比较好家庭条件一般的可以选择国立大学,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有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选择。由于出路比较多,所以升学的压力不大,学校之间比拼的是进入名牌大学、在各种竞赛中获奖的情况。菲律宾的学生在中学四年级刚开学不久(物理学习还不到两个月)就要参加综合课程的毕业会考,在整个中四学习期间,还有很多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一直到中学毕业之后的暑假里,还有一次高校的招生考试。这些种类繁多的考试,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机会。不过,在这最后一年即将毕业又面临多样化选择的背景下,物理到底能学到什么程度,还真难说啊。
另外说一点,菲律宾中学教师的待遇普遍不是很高,在三宝颜这里,普通教师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12000披索(合人民币2000元)左右。一些人宁愿出去做菲佣,也不愿意在家当教师。不过,我接触到的这些华文学校的教师,他们还都是非常看重自己的这份工作的。我帮不了他们什么,只能真诚地送上我的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