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明家庭亲情友情生活记录情感 |
分类: 我的心情 |
清明,是一个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时节。踏青、扫墓、祭奠自己的逝去的先辈、领略大自然的风和日丽、感受自然和生活的美,是这个时节很多人生活的主旋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一个节日,就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也忘不了想念我的父亲。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是那样的清晰,使我感到他没有离开过我们。我经常回忆我们在他身边时的点点滴滴,回忆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的纯朴教育。
我始终觉得,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给我的太多太多,而我能够报答父亲的太少太少。当自己有机会可以报答父亲的时候,也总是想着以后的机会多着呢,不在乎这一次。但是,很多事情都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失去了一次机会,就有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等到自己明白的时候,已经成了终生的遗憾,再也没有机会去弥补。我就有这样的一份遗憾,让我至今难以释怀。
那是90年代的一个春天,也是4月份的光景,父亲突然从家乡来到了我工作的单位。原来乡里照顾我父亲,给了他一次外出旅游的机会,让他到江浙一带走一走。我那时候在安徽淮北教书,父亲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我,先从河南老家换乘了三辆车到我的工作单位,向我讲了这次过来的目的,问我是否有时间陪他一道去。
我从1988年开始担任高三年级的教学任务,一干就是十年,直到我离开淮北,始终在高三。就是自己做了副校长之后,依然是高三年级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所以当父亲和我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很为难,想到自己带着几个班级的高三课,而且正是复习备考的关键时期,如果出去一趟,一来找人代课比较困难,二来也会打乱复习的进程。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只好给父亲说明情况,请他自己一个人去。
临行之前,我给父亲准备了路上吃的食品,规划了从上海到杭州再回到苏州的旅游路线图,然后将他送上了去上海的火车。自己以为已经为父亲安排的很周到,他可以很轻松地去逛一圈,其实没有考虑到一个人形影孤单地到外面去旅游,还听不懂江浙一带的“吴侬软语”,那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情啊!父亲很快就又回到了我的家中,陪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又住了几天才回河南。等到我暑假回家,听着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姑姑、舅舅们对我的批评和埋怨,我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才知道父亲其实内心是很期望我能陪他去的,但他始终支持我的工作,没有在我的面前表露出一句来。
这件事情之后,我一直想找个机会陪父亲出去一趟,但说了几次,他自己很舍不得自己花钱、也不愿意让我掏钱陪他去旅游,一直说等下次乡里再有旅游的指标给他,他再约我出去。没想到1996年的秋天,父亲因为心肌梗塞,在秋收农忙的一个深夜,突然之间就离开我们而去了,临走的时候只有我母亲陪着他,都没容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服侍他几天,这让我更是感到心里难于承受。
在父母逐渐变老的时候,正是他们的下一代自己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家庭的责任,工作的压力,常常让这些子女们手忙脚乱,这是事实。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了很多,原来学习的一些东西没过多少时间就已经过时,子女们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尽管如此,作为子女,还是应该多和父母进行沟通,多了解他们的一些需求和想法,设法满足他们的一点小小愿望,不要让自己过后后悔不已。父母一辈子为自己操碎了心,我们无论如何去做,也是报答不了的。
谨以此文表达我对父亲的思念。
今天是第一个法定的清明节日,祝各位朋友一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