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会课改精神 深化课堂教学(18)

(2008-01-26 09:10:55)
标签:

研究型课程

研究性学习

课程设置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解读《关于中小学研究型课程实施的几点意见(征求意见稿)》(9

 

    五、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

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实施研究型课程,必须加强研究型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发研究型课程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课题研究体验实践反思、师徒带教、观摩交流和集体研讨等方式,让教师结合课程开发和实施,认真学习《课程指南》,了解研究型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明确课程开发的要求、程序和策略,掌握课程设计、组织、指导、协调和评价的技术。

教师是研究型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和实施者,研究型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努力才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教师是研究型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效果。为保障研究型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及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

教师培训的目标

·通过学习理论和技术,使教师能胜任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探索研究型课程的教育教学规律,改进工作,从中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提高自我,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培训的内容

·研究型课程指南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开发和生成的策略探索;

·研究型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以及教师在研究型课程指导中的策略;

·研究型课程评价的特点,评价的原则和方式方法的探索。

·研究型课程与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确立指导,指导教师在实践研究型课程的同时,确立科研课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实施意见》介绍了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课题研究体验实践反思、师徒带教、观摩交流和集体研讨等教师培训的方式,主要就是要提醒大家克服单纯“讲师团”的简单做法,既要有集中讲授的方式,更要有亲身实践、现场观摩、小组研讨、录像分析、名师带教等多种方式参与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培训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自我成长,因此在培训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以“我自己要求培训”的主动角色来参加培训。

研究型课程的培训,由市教委教研室、区县教育局(学院)教研室、学校等不同层面负责组织实施,不同的层面培训的内容也有区别。市、区县两极的培训着重是对区域研究型课程开设的共性问题的辅导和研究,学校层面的培训注重学校的实际,更有针对性。

在组织方式方面,教研活动大致有三种类型:仍按原教研组教师编组;按对学生课题或者项目的指导内容组合教师;教师自由组合。在活动形式方面,与教师培训的形式大致相同,如开展交流、研讨、观摩、参观等。在教研内容方面,大致有专题研究和讨论,难点问题探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等。通过活动方式、活动形式以及内容的不同组合,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研究型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要因校制宜,组织方式和形式不是主要的,关键在于讲究实效。

    学校必须将研究型课程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保证必要的经费、物质条件和开展教研活动和培训学习的时间。

学校要加强课程领导力。学校对研究型课程非常重视,有详细的工作计划,有专项经费保障,有鼓励教师参与的各类措施,教师自己也会重视起来。上下形成了合力,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一定会精彩纷呈。(完)

 

寒假到了!

寒假对我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每天早上可以睡个懒觉,不用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天没亮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到了寒假,虽然工作任务依然不少,但大多不用限时限刻去完成,所以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很多。

关于《实施意见》的解读,两个文本写了整整一个学期,现在也是该结束的时候了。下学期我还可能构思一个新的专栏,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