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师专业发展教育 |
分类: 他山之石 |
2006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十大人气校长”的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对现代教师发展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2007年中国名校长论坛”上,他对此做了一个专题发言。
一、教师现代发展的前提性判断
教师现代发展的前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加以判断:
宏观维度:把握时代的脉搏。
作为一个教师,要注意时代发展的三个走向。一是全球化走向。关于这一点,不妨读一读《世界是平的》和《世界是新的》这两本书。前者以人为基点,探讨了世界从扁平走向多元的发展趋势;后者则强调了人类各种行为的革命化变化。第二个走向是数字化,也就是高技术化。微软公司借助他们强大的技术力量,已经为他们的“未来学校”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可以提供多元化学习的平台,完全颠覆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是应该如何工作,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三个走向是人本化。精神、职业、生命的自由,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该怎样在教育工作中进行新的定位?
微观维度:教师当前的生存状态。教师自己要警觉自身表现出来的躁动。
有三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其一,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在重点中学中表现的尤为普遍,很多教师感到心累,而且越来越累。其二,职业恐慌。面对着扑面而来的新课改、新技术,感到明显的不适应。其三,教师职业的异化。很多教师通过高额的有偿家教,来寻找职业的“回报”。
由此看来,教师现代发展的核心在于怎样重塑学校的文化。理想的学校文化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它是超越功利的;它是具有科学精神的;它是具有美的情怀的。
二、回应与行动
1.学生观的提升
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第一,尽量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给学生预留空间,把法定的时间还给学生。第二,尽量让学生有自主的发展。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生能够充当主角的,教师一定要“退居二线”。国旗下的讲话、学生宿舍的管理、食堂的管理、学生纠纷的处理……都让学生自己来解决,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有益实践的机会。第三,尽量让学生有自己的真性成长。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上体育课,要让每个人都能动起来;下午3:15,所有的场馆要对学生开放……。要看重学生的学习、礼仪……等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是未来走向职场的基础。
2.生命观的提升
提升教师的生命观,要引导教师关注以下三个指数:第一是健康指数。我给老师提出的要求是健康第一,家庭第二,生命第三。健康是自己之幸,是家庭之幸,是学校之幸。家庭处理不好,在学校里从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肯定也是一团糟。和谐的家庭,是事业成功的保证。第二是幸福指数。首先是精神上的自由,表现为思想解放、海阔天空;行为规范、守住底线;其次是本色自然,要有天然的本色,即个性。再次是生活的自在。学校需要规定,但要设置一个缓冲的地带。比如说每月两次的教工大会,每次规定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这是为了尊重教师上课的节奏和习惯,并让教师早点回家。开会的40分钟内,每次都要拿出10分钟的时间交给学校的艺术教师,让他们给教师介绍名曲、名乐、名画等,提升教师的艺术鉴赏能力,然后再介绍学校的工作。第三是魅力指数。教师要善于学习,以此赢得别人的尊重;教师要甚于团队合作,以此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教师要甚于创造,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3.职业观的提升
提升教师的职业观,首先要回归,要引导教师将目标聚焦在课堂教学上,锁定在对教育法规和学校规范的尊重和理解上;其次要融入,要引导教师融入到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之中。比如说美国,通过社会文化、学校文化和国家文化,使得科学成为了一种“宗教”,在这方面就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的很多学生,热爱某一门学科,很多的时候就是一种功利性的目的。第三要超越,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让其他国家认识到中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
三、几点再反思
1.教师的道德引领该如何定位?
教是应该表现出来的道德风范,核心是对人道、人权的最大的尊重和关爱。在教育的时候要回到原点,要重视人权的解放、人性的彰显,把人当人。
2.教师的技术工具该如何认识?
技术路径的核心是如何充分利用和共享网络,适应海量的学习,以及超文本的、随时互动多元的学习。怎样开发绿色课程,怎样以人道的、灵动的、个性化的知识建构课程。怎样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让教材和课程成为每个生命体内在发展的需要。
3.教师的国际比较问题
两个维度:一是把我们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这是一种纵向的比较;一是把我们的现在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教育进行比较,这是一种横向的比较。
给教师几句话:宽松宽容宽厚,开明开放开化,人性理性灵性。要有一种高贵、优雅的姿态,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