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德奥音乐上海音乐厅 |
分类: 我的心情 |
——欣赏德国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会侧记
上海音乐厅外路灯上的宣传挂幅
慕尼黑爱乐乐团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三大乐团之一,成立于1893年。最初由一批热爱事业的职业音乐家组成,成立之后迅速推动了交响乐音乐会在德国的流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该团被慕尼黑市政当局接管,改为现名。
慕尼黑爱乐乐团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涌现过很多重量级的作曲家和指挥家,浪漫主义时期末期的两位大师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和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先后执掌该团。古斯塔夫·马勒的旷世巨作《大地之歌》、第四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等,便都是通过慕尼黑爱乐乐团的世界首演而名留青史,因此慕尼黑爱乐乐团被视为德奥作品最正统的诠释者之一。在去年德国主办的足球世界杯的开幕式上,慕尼黑爱乐乐团曾为全世界观众作了精彩的演出。
在昨晚这场最正统的德奥音乐盛宴上,我们还看到了三位来自中国的演奏员。即演奏小提琴的胡铮、周启和演奏大贝斯的郭圣妮,他们分别毕业于川音和上音,并先后考入慕尼黑爱乐,拥有多年的随团演出经验。
2.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艺术总监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是慕尼黑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欧洲最当红的天才指挥。他出生于音乐世家,四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小提琴。1979年起他在德意志歌剧院担任指挥助理,被卡拉扬偶然发现,并随即将他留在身边担任助理指挥。此后,巴伦博伊姆又极欣赏他的音乐才能,请他担任拜罗伊特音乐节助理。蒂勒曼被欧洲重要的音乐评论视为继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等大师之后,德国音乐最有希望的继承人。蒂勒曼还被称为“声音的魔法师”,那是因为他赋予音乐真实的形体,诠释了曲子前所未有的美感与真实。
据报道,蒂勒曼2004年出任慕尼黑爱乐艺术总监以后,传出与时任乐团经理沃特尔·霍克斯特在工作中发生分歧的消息。慕尼黑市政当局出面参与了协调工作,为了确保蒂勒曼留在慕尼黑爱乐从事指挥工作,他们做出了提前终止霍克斯特合约的决定。这一舍车保帅的举动,足以让人感受到蒂勒曼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年48岁的克里斯蒂安·蒂勒曼身高 1.9米,有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眉宇间透露出一股霸气与威严。昨天晚上,这位身材高大的“德国音乐的守护者”向观众演绎了清一色的德奥作品。百余人的大乐队声音精致、醇厚,让我这个对音乐不甚理解的人也听的如痴如醉。无论是《唐璜》瞬间如烟火的爆发,还是在《死与净化》细微漫长的弱奏部分,蒂勒曼棒下流出的声音色彩丰富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3.演出节目
音乐厅正门以及悬挂的大幅宣传画
理查德·斯特劳斯根据奥地利诗人莱瑙的诗剧于1888-1889年而作。唐璜想寻求一个理想化的女性,但经常失望,幻想不断破灭,最后死于敌手。全曲演奏时间约16分钟。
2)理查德·斯特劳斯的《死与净化》
这是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杰出之作,表现一个经历病痛折磨的人在弥留之际回顾往昔的奋斗历程,“当命定的时刻到来时,他的灵魂离开躯体,奔赴永恒的太空,去实现在世间未尽的壮丽理想”。全曲演奏时间约24分钟。
3)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
这是作曲家费时21年创作的一首不朽巨作。演出时间约为41分钟。全曲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如歌的行板——快板,第二乐章:稍慢的行扳,第三乐章:温雅而略快的小快板,第四乐章:柔板。
这一交响曲富有鲜明的画面感,让人深深沉醉于德奥音乐的广阔与深邃。
预定的演出节目结束后,在全场千余名听众近乎疯狂的欢呼喝彩声中,乐队加演了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给这场盛宴画上完美的句号。
4.上海音乐厅
夜色中的上海音乐厅
上海音乐厅是全国第一座音乐厅,建于1930年,当年3月26日开业。原名南京大戏院,1950年更名为北京电影院。1959年再更名为上海音乐厅至今。多年来,上海音乐厅一直是上海音乐活动的中心之一。不过我可是第一次进入这一音乐“圣地”。
上海音乐厅的建造与20世纪20年代电影拍摄、放映行业逐渐成为朝阳产业有关。由于这种“西洋影戏”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社会名流何挺然名下的联怡公司投资建造南京大戏院,邀请第一代留洋归来的华人设计师范文照主持设计。这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的西方古典风格建筑,装饰多变化且有层次,色调淡雅。
由于延安路高架的影响,上海音乐厅于2002年9月1日歇业,同年开始整体平移。2003年6月17日,音乐厅向东南方向移动了66.46米,并抬高3.38米,抵达现在的新址。同时对原有的装饰区整旧如旧,内外部墙面颜色也清洗恢复到建厅原貌。舞台深度加大一倍,新建南厅和西厅,增加演员休息室,重建屋顶,座位增加到1200座。
今年年底,经过杨浦的地铁8号线通车之后,可以直达上海音乐厅。今后我们再过来看演出就会方便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