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校园一瞥 |
昨天博文的最后,我讲了这样的一段话:“世界范围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思想的解放;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达,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其实,对一个单位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就想到了在前一所学校主持工作期间所开展的几项工作。现在回想起来看,这几项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过程。
1.学校发展规划的确立
我2005年10月到校主持工作之后,思考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拜访部分老领导、召开不同层面的研讨会、给全体教师出题目一道参与规划的研讨……在此基础上,我自己执笔完成了规划的初稿,递交学校教代会进行讨论。
教代会对学校规划的讨论是相当热烈的,大家除了对具体的文字、语句进行仔细斟酌推敲之外,普遍感到这个规划起点比较高,对是否能够按时完成缺乏信心。尽管教代会最终全票通过了这一规划,但并没有打消大家心中的疑虑。
规划如果不能深入人心,不能得到教职员工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制定的再好也是没有用出的。我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平常的教工学习不断宣讲之外,还利用校本教研的机会,将规划分解成德育、教学、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科研……等7个专题,逐一讲解规划的含义以及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随着培训的进行和实践的深入,教师对规划的了解逐渐增多,对实现规划的信心逐渐增加,这样的一些变化体现在了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学校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原来制定的三年发展规划。应该说,是全体教师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这一充满激情的实践,才有了这最终的结果。
2.确立电子白板实验项目
2006年秋,我校开始实施新课改。这次课改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标志之一,但对我们学校来说,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首先,学校信息技术方面的硬件建设相对滞后,一个办公室多个教师共用一台“具有悠久历史”的电脑,一些老师着急起来恨不得将其给砸了,并在我的博客里面发牢骚。全校只有两个配备了电脑和投影配备的教室和会场;其次,办学经费非常紧张,相关部门反复提醒我,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学校的正常运作上,没有专项资金不要去搞新的项目。
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新课改?是安于现状还是接受挑战?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决定厉行节约,节俭平时的办公费用,给全部高一年级的教室安装最先进的电子白板和整套多媒体设备,对高一年级的所有办公室进行装修改造,更换办公桌,每人添置一台液晶电脑。
一下子“鸟枪换炮”,很多教师并不适应,刚开始的时候甚至还有一些抵触的情绪。不过学校的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教导主任,虽然年纪很大,但仍然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大家开展试验,尽快熟悉新设备、新课程。我自己也多次深入课堂听课,参与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克服思想上的和操作上的困难。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和磨合,我们的探索有了初步的成效,面向市区举行的展示活动,受到了相关领导和肯定和支持。教育局更是雪中送炭,不仅帮我们学校填补了2006年添置设备造成的34万元的欠款,还另外给学校赠送了12个班级的电子白板等成套教学设备,鼓励学校在2007年的新高一继续开展新课程的实验探索。
现在学校里的电子白板实验项目已经小有名气,一些区县除了派人到学校学习之外,还过来接我们的老师出去培训他们的教师。这其实就是思想解放的结果。
3.对外交流扩大视野
在9月份调离的最后一次教工会上,学校的党支部书记这样评价我:“常校长在我校工作期间,帮助我们打开了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这样的评价,我认为还是实事求是的。
我非常注重学校和外界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一方面,请各学科有名望、有专长的教师到学校里来,传递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指导教师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另一方面,凡是有教学研究方面的会议,我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让教师走出校门,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在相互的对比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我基本上每个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大型的教学展示活动,给教师搭建平台,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我还通过展示活动之后的嘉奖,让老师们了解这样的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在一次次的展示活动中,一批教师被外校的老师所了解,多个教师被教研员所发现,部分教师走上了区、市教学大赛的舞台,还有的教师开始为其他学校培训人才……
对外交流扩大视野的过程,是教师本身的一个思想觉醒过程,是教师对自身价值和对教育事业重新定位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