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搭建知识之间联系的阶梯

(2007-09-28 11:20:54)
标签:

教育杂谈

教学

知识联系

分类: 课程教学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对于某一个独立的知识点,通常是比较好理解的,但如果涉及到几个知识点,并要求他们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时候,则常常会出现问题。最近两天,听了物理、数学的随堂课,感到教师在对这些问题的把握和处理上,还有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地方。

    案例1:加速度、速度和运动性质的关系问题

    在一节物理课上,老师发现学生凡是遇到加速度、速度和运动性质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完成的情况都不是很好。为此,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两个运动矢量的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取决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如果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物体就做加速运动,相反,就做减速运动。

在讲解并板书了上述内容之后,老师又给学生出示了三道选择题,让学生通过选项的判断,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但从学生现场回答的情况下,学生理解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案例2:集合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

这是一节数学“集合”一课的复习课。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和集合相关的概念和内容,然后进行练习训练。

其中有一道试题的意思是这样的:已知三个集合A={xxnnZ},B={xxn/2nZ},P={xxn+1/2nZ},寻找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明显感受到了学生上的困难,老师非常耐心地引导学生一点一滴地分析,找出了最后的答案,然后就换了一个话题讨论别的概念去了。

上述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学生的困惑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当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障碍,仍然会感到茫然。

怎样让学生建立起几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看来单靠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去悟是不够的,首先,需要给学生搭建联系的阶梯,也就是教给他们建立只是联系的思路和方法。

比方说案例1中加速度、速度和运动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阶梯,就可以这样来搭建:

第一步,根据试题所述的情景,明确物体的速度方向;

第二步,判断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第三步,根据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还是相反,确定物体运动的性质。

另外还要告诉学生,试题情景的创设,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表述,介绍物体运动中的几个关键点;二是将所有的研究信息浓缩在一个运动图象之中,要求学生根据图象提取信息;三是给出一个物体运动的函数关系式,看能否从这个关系式中还原出运动的性质和特点来。

    建立起这样的一个阶梯之后,教师还要做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跟进的训练。先给出一个基本的问题,看学生能否利用这个阶梯简便的分析;在学生初步熟悉了这一方法之后,进行变式训练,每一次变式都要回到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上来,让学生知道“阶梯”的重要价值。

    如果说新知识的教学关键在于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上的话,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阶梯,有了这样的一个阶梯,学生就会拾级而上,举一反三,否则就是傻做题,就会造成学业负担的增加。

    知识回顾的教学,切忌不要上成这样的一种模式:先是回顾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学习的内容,然后就是一道又一道试题的跟进,这些试题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分别涉及不同的知识点,造成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像老熊掰棒子那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