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感悟随笔生活友情 |
分类: 我的心情 |
在昨天下午的告别会上,我对全校的老师说,在建设工作的这两年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开心最愉快也最幸福的两年。之所以这样讲,其一是因为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我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并看着它逐渐变为现实;其二是结识了在座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尽管还没有做到和每一个老师都有很深入的交流,但我能够充分感受到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其三是充分感受到了学校教师的“执行力”。很多决定在刚提出来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能理解,但执行的情况都非常好,结果总是出乎我意料的好,让我总能感到这是一个能战斗、肯战斗的集体。这两年的生活将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全校的教师也是我今后工作很重要的教育资源。我对即将启航的财大附中充满信心,也祝福每一位教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知道我工作调动的消息之后,一些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之情,也给了我深深的祝福。其中有一位老师表达的方式很独特,在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写就了题为《你》的这首诗,送给我作为纪念。这让我非常感动。
博文写好之后重新修改,对我来说可能是第一次。
本来上面是一位老师写的诗——《你》,现在让我删除掉了。
删除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下面的几个匿名评论,特别是“验证码748”和“网友”的评论,让我感到非常不安。
首先,发表这首诗的时候,没有征求作者的意见,这很不妥。
其次,冷静下来想一想,感到有点“王婆买瓜,自卖自夸”的味道,苏东坡能够“八风不动”,老师写给自己一首诗就高兴的不得了,急不可耐地在博客里发表出来,不就是这种“自夸”心态的体现嘛。
第三,指名道姓地在博客中“攻击”一个老师,而且是和这首诗一点也沾不上边的老师,让我感到陈前老师受到了伤害,我自己也受到了伤害。我可以负责人地再重申一次,这首诗和陈前老师一点关系都没有。
本来我想删除掉这几个评论,后来想想还是放在这里最好,尽管是匿名,但现在的科技这样发达,要想找到评论人的地址还是很方便的。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匿名“攻击”,以前所有针对我的那些不怎么友好的评论,我都笑纳了,但今天不同,因我的博文伤害到了其他的老师,让我感到很内疚。在这里,我首先要向陈前老师致歉。
之所以删除《你》这首诗,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不能再给一些无聊的人以机会,让他从这首诗的叙述中再去寻找“线索”,然后再给下一个老师“对号入座”。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我的罪过就更大了。
下午发了这首诗之后,我就和爱人一道去上海大剧院欣赏“非仲夏夜之梦——戴维·盖林加斯的音乐世界”音乐会。我爱人有一个愿望,就是能走进大剧院,欣赏一场音乐会,我今天正好有空,就和她一道去了。戴维·盖林加斯是立陶宛人,今天晚上,这位大提琴演奏家兼指挥家在上海大剧院演奏了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并指挥上海交响乐团首演施尼特克的《“非”仲夏夜之梦》和鲜有人听过的柴可夫斯基《第七交响曲》(柴可夫斯基没有完成,后由波加季列夫根据柴的手稿将其补完)。
没有想到回来上网,看到了这些不愉快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