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评论 |
——读房龙《圣经的故事》一书随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朋友帮我买了一本《圣经》。这本书已经在我的书橱里放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我只是阅读了“创世纪”的开头部分。房龙的《圣经的故事》使我能够比较粗略地对《圣经》的内容有所了解,对基督教的起源以及发展的状况有所认识。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说不定那一天我会深入研究《圣经》中的某些章节呢。
《圣经》是基督教的灵魂。要了解西方文明,就不得不读《圣经》。今天,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涉及多种文学风格,包括历史、诗歌、法律、传记、预言、哲学、科学和励志等文章。其核心主题是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圣经的故事》是房龙为美国青少年了解《圣经》知识而撰写的通俗读物,他简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包含那些内容,作者是谁,与犹太人的关系,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耶稣是怎样的一个人等令青少年感兴趣的问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充满了犹太民族悲伤和喜悦、苦难与希望的记录。
通过读《圣经的故事》,我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1.神话和传说是《旧约》的主要组成部分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圣经·创世纪》中上帝耶和华用了六天创造世界和人类。耶和华第一天创造了光,区分了昼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和天;第三天创造了地和海分出了水和陆,并让地上生长出植物;第四天创造日月星辰和岁时节令;第五天创造了水里的动物和空中的飞禽;第六天创造了牲畜、昆虫、野兽,还用泥土造了一个和耶和华相仿的男人——亚当。亚当被安置在果树飘香的伊甸园,但他感到孤独,上帝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于是亚当和夏娃成为人类的始祖。直到十八世纪欧洲人仍很相信上帝造人,爱尔兰主教厄谢尔还曾认真计算,世上第一个人亚当是在公元4004年3月23日下午4点被上帝创造出来的。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它们伴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过程而出现,是当时的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一种解读。像我国“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就是伴随着陶器的发明而出现的;希腊神话说普罗米修斯用泥土造人,曾从各种动物的心中摄取善与恶,封闭在人的胸膛;美洲印第安神话说用暗红色的泥水做人;新西兰土著神话则说创世神铁吉用红泥掺和自己的血造人。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旧约》很类似《山海经》,无论是成书的过程还是它的内容的呈现形式。只不过《旧约》讲述的是犹太民族的神话,《山海经》讲述的中华民族的神话故事,如此而已。
2.历史需要辩证地看待
房龙透过这本书,给读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书写出来的历史通常都是不可靠的。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于那些久远的历史,当时并没有文字,只是通过口传相授的方式一代代地传下来的。我们知道,一句话经过十个人的传递之后,意思就会发生变化,更何况那关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呢。每一个人在记忆这些历史事件并向别人传递这些历史事件的时候,都会和自己的经验建立联系,发挥自己杜撰和想像的特点。二是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认为自己的民族是最高尚的民族,在回顾历史的时侯,总是尽量把自己的祖先放在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上。这就使得关于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在不同的国家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即使在今天,这样的事情依然无法避免。
许多世纪以来,《旧约》是人类能读懂的唯一关于中亚的书籍,因此人们对《圣经》中的描述是深信不疑的。只是到了19世纪埃及象形文字被辨认,巴比伦楔形文字被破解,人们才慢慢知道原来还有与古代编年史家所讲的故事截然不同的说法。看来要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真相,除了自己的历史教科书之外,还要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教科书是如何记载这件事情的,在这种情况下,“事实”才有可能是我们“相信是事实”的东西。
3.《圣经》的中心是耶稣
《圣经》的中心是耶稣,基督教的中心是耶稣,基督徒的信心与希望之所在全在耶稣。如果没有耶稣,《圣经》就没有一点价值了。为什么这样讲?《圣经》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在《旧约》中,犹太人有一个“他们自己的”严厉的上帝耶和华,这个上帝只为犹太人“谋取利益”,这个上帝把犹太人塑造成了和其他民族格格不入的一个群体,一个内部始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群体。是耶稣等几个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的”上帝变为全人类的上帝,把一个严厉的上帝变为一个博爱的上帝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转变,才使基督教得以在西方世界传播,才是《圣经》成为西方的“书中之书”。
那么耶稣这样一位人物,有没有证据证明他的确是历史中的真实的人物呢?从房龙的叙述看,好像不能确定。
还有一点,尽管《圣经》影响着众多的民众,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同一个“博爱”的上帝名义之下,善和恶都在进行着,并且是假以相同的借口。不知耶稣会如何解释?
《圣经的故事》房龙/著 乔菲 刘学政/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