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顶风重攀十八盘

(2007-05-19 11:15:32)
分类: 旅途随记

    自从1985年的“五一”节爬泰山之后,我对泰山始终有点“恐惧”之感,后来曾几次来到泰山脚下,再没有攀登的勇气。

    那次爬泰山我们还是经过认真准备的。白天在曲阜游览了一天之后,搭车赶往泰安,到了那里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的光景了。向当地的人以及下山的游客打听,知道大约4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登上山顶,我们心中就有数了。在路边的小店里吃了一顿晚饭,并采购了一些必须的袋装水和食物,我们就在山脚下靠近红门的附近席地而坐,做登山前的修整。夜里12:00,我们一行开始了攀登之旅。

    我们的构想是,在凌晨4:30之前登上山顶,赶上日出的时刻,然后在天街游览之后原路返回,途中欣赏那些碑刻山景。夜里上山的人很多,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就是能看一次日出。因为人多,整个上山的道路都被手电筒照亮了,远远望去像一条火龙从山下蜿蜒曲折延伸到山顶,巍伟壮观,因此不用担心道路漆黑出现危险。当然毕竟是黑夜,周围的景观看不到,道路两旁的险要之处也常常感受不到,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脚下的山路上,一个个奋力前行。

    按照计划,我们准时赶到了日照峰,因为夜里气温很低,大家每人还租了一个军用大衣避寒。当时的天气很好,大家心情情绪也非常高涨,就等着见证日出这一辉煌的时刻了。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一阵浓雾不期而至,一下子将我们推进雾海之中,两三米之外连人影都看不到。这阵雾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等它散去,太阳已经高高在上,让我们倍感失望。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在爬了泰山之后,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从南天门下十八盘,是非常艰苦的一段行程,上的时候因为心中满怀期待,除了感到坡度较大连续攀登比较吃力之外,倒没有觉得特别的难,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连续单调的动作,首先让腿部感到不适,之后带动全身的不舒服,大家变换着方式,但无济于事。从山顶到山脚,我们走了七个多小时,几乎是上山时间的两倍。

    晚上到泰安车站乘车返回,就更为惊险,火车的车门被人挤着打不开,我们无奈翻窗户进去。车厢里的人努力拉着窗户不让我们进,我们在外面使出吃奶的力气努力向上推,一个同学一看到有缝隙就立即翻进去,然后把其他人一个个拽上来。我们看到有人挤掉了鞋,有人挤掉了眼镜,那是顾不上去找的,也不敢低下头去找。车厢里到处都是人,我们站立了一会实在坚持不住,就挤出一点空隙,一屁股坐下去,无论来往的人如何厌烦,也不愿意挪动一下。还有两个同学干脆拱到了座位的下方,斜躺着不动了。回到学校,休息了好多天才回过神来。

    16日鲁矿一中的张校长陪我们到泰安,一直鼓励我再爬一次十八盘,上还是不上,我犹豫了还一阵子,最终决定再上一次,看原来的“恐惧”之感是进一步加深还是烟消云散。最终“恐惧”之感一扫而光,我对泰山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我们是这样设计爬山的旅程的:从天外村乘坐游览泰山的专用中巴车到中天门,以中天门为爬山的起点,一路拾级而上,经五大夫松、泰山迎客送、来到十八盘,爬行1600余级,到达南天门。之后经过天街、摩崖石刻到玉皇顶,再从日照峰。观鲁台返回到南天门,乘坐缆车下山。一圈走下来,很是轻松,腿和脚也没有任何的不适。当然代价是中天门以下的人文景观无法观赏了。

    和黄山相比,泰山的自然景观看上去要逊色不少。但我想只要注意将自己融入到泰山之中,便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

    一到中天门,我就被一种熟悉的香味所环抱,定睛一看,漫山遍野的刺槐(洋槐)盛开着乳白色的花朵,花团锦簇,香气袭人,给五月的泰山装扮的份外美丽。山路一边的小店里,一个美丽的山东姑娘在旋转着的高温铁板上做着小米煎饼,一勺小米汁倒上,只消20秒钟左右的光景,一张冒着热气的煎饼就出锅了,那飘荡在空中的小米的香味,诱惑着你马上就想就着旁边预备的小葱和大酱,卷上一张,美美地吃起来。

    在槐花的各类煎饼香味的陪伴下,我再次来到令人难忘的十八盘。这段长0.8公里的盘山道,两侧峭壁如削,题刻遍布,远远望去如天梯高悬。明代人曾咏叹:“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反映了这段道路的险要。我这天在攀登的过程中,对道路两边的题刻以及蓝天之下不时飘过的云朵非常感兴趣,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南天门。在升仙坊到南天门的最后一段阶梯,我们看到一个姑娘,已经爬的痛苦不堪,准备就此下山了,一圈路过的行人纷纷劝说:还有百十级台阶就要到达南天门,你这样不太可惜了?其实我想,攀登十八盘,重要的就是在于攀登的过程,而不在于最后的结果。她已经看到了南天门,已经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遗憾的。我在攀登的过程中就在想,经过了22年,泰山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这十八盘,其原因肯定就是因为攀登过程的艰难啊!人对历经艰辛得来的东西总是记忆深刻。

    天街之上,泰山的植被和树种与中天门附近有很大的差异。这里盛开着美丽的海棠花,一片一片的,也很壮观。特别是当一阵白云飘忽过来的时候,碧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粉白相间的海棠花,让人如入仙境一般。我一下子体会到那些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为什么会在此留下那么多墨迹诗篇了。

    泰山这天有大风,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就有些领教,但因为上山的道路大都在山坳之中,对风的威力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到了天街之后,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风的威力。一阵风吹过来,人根本就站立不住,被其吹的东倒西歪。伴随着风的侵袭,温度也下降了很多,很多人都穿着棉袄大衣御寒。我们几个在山上不敢长时间地停下来,否则会感到冷的受不了。我又联想到泰山的植物,山脚下、中天门、天街上分别有各种不同的树种和植被,也是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啊。

顶风重攀十八盘

 拔地通天,这种天地合一的感觉很特别。
顶风重攀十八盘
想抬高自己的身价?呵呵
顶风重攀十八盘
这是特意为博友“清泉”拍摄的题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岱庙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