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程建设要重特色

(2007-05-14 20:32:18)
分类: 课程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市高中全面铺开,尽管其中不乏怀疑、排斥之声,但总的趋势不可逆转。这是全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快速发展的社会各项事业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少些抱怨和牢骚,多在课程建设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实践,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每个学校都在实施和建设新课程,但每个学校面临的具体问题都不一样。学校的办学基础、生源的质量、教师的素质、社区的环境等等,都会对学校的课程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具体分析影响学校发展的诸要素,依据学校的办学实际找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才能够在新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创造出鲜活的经验来。
    在确定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切入点时,应该认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二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三是学校的师资状况和特点,四是学生的需求和社区的环境。我校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构建自己的特色课程的。
    先说基础型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学校层面似乎只要保证其得到充分的实施就可以了,似乎没有办法在这个板块再做些什么了。我们是这样思考的: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能充分享用现代信息技术,熟练掌握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就能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立于不败之地。而我们的学校以前在现在教育技术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大,学生和教师在学校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凤毛麟角,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尽快补上现代信息技术这一课。但是这样的补课,通过专门的培训去讲操作和应用是难有成效的,我们很多老师都参加了多种有关信息技术方面培训,但是在实践中收效甚微,就是例证。要设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无缝地链接起来,充分的融合起来。于是,我们确定了利用电子白板这一具有交互功能的智能平台助推基础型课程建设的思路,在高一年级所有班级安装电子白板,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支撑新课程的教学。到目前为止,我市也仅有两所学校在高一年级所有教室普遍使用电子白板。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验,证明我们这条路是走对了。高一年级的绝大部分老师,都从对电子白板的“毫无了解”到操作上的“熟练自如”,在“二期课改”新课程和现在教育技术整合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的道路,一条所有学科整体推进的道路。我们的实验已经引起了区、市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关注,教育局把我校确定为实验校、市《数字化校园》项目组邀请我们参加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不少学校和我们联系前来学习和观摩,连台湾教育界也知道了我们的课程实践情况,组织学员前来学习和考察。电子白板智能平台支撑下的基础型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已经成为我校新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个特色。
    再说拓展型课程。在学科类、主题教育类、活动类三个科目组中,我们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学科类科目组中,我们将语文、英语两门学科的阅读课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抓手,进行重点建设。特别是语文学科,在课程方案中,小学和初中都有国家规定的语文阅读课,到了高中不再有统一的要求了,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开发了这一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经典,学习作文。最近新闻媒体在讨论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事情,我们认为,这一课程的设置很好地实现了初中、高中、大学三个学段的衔接,是一门很有意义的课程。当然,学科拓展型课程在我校有很多,这里仅举一个事例进行分析。
    主题教育类拓展型课程,我们依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紧密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课程建设的方式构建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比方说学农活动、国防教育活动,我们都按照课程的要求,从目标、活动内容、组织与管理、评价等角度进行认真的构思,使每一项活动的教育意图更加凸显,和生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理念更加吻合。课程化之后的主题教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更加丰富,教育的成果也更加突出。由于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最近还被命名为“上海市两纲教育先进学校”,这是对我们特色课程建设的充分肯定。
    活动类的拓展型课程,我们重点扶持学生的社团活动,依据社团的活动规律,逐渐丰富社团的种类和活动内容,做到以点带面,联动发展。我校的学生合唱团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社团,曾获得上海市重点中学合唱比赛一等奖,我校也是区级合唱专项特色学校。为了推动这一社团的开展,我们专门筹建合唱特色班,吸引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加入到这样的团体中来。除了合唱之外,还有集邮、动漫、文学社……等多个学生社团,这些社团的发展态势都很好,吸引了大批学生积极参与。
    学校的核心是课程,课程有了自己的特色,学校也就有了特色,特色是学校的生命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从卷柏想到的
后一篇:拜访鲁矿一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