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校园一瞥 |
1.三校资源整合工作启动
开学之初,校长室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印发给了每一个教师和各个组室,让大家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设想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在工作计划中,学校本学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就是关于学校的挂牌问题。几个老师在吃饭的时候,就不断问我这件事情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希望我能给一个比较确切的说法。
3月1日上午,教育局专门召开了三校教育资源整合会议,决定成立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由王平局长亲自担任组长,正式启动三校资源整合工作。
根据教育局的工作方案,今年凤城高级中学将不再招收新生,和我校组合成立新学校。组合之后新的学校2007年的高一新生规模将达到12个班级,新学校的挂牌工作将在本学期完成,暑期组建资源整合之后新学校的领导班子,统一管理原来的建设中学和凤城高级中学。
杨浦凤城高级中学的建制要到2009年6月份才能结束,因此三校资源整合的工作也要到2009年7月份才有可能全部完成。在这个期间,施行“一校两制”的办法。2007学年,凤城高级中学的学生仍然在原来的学校就读,2008学年是否合并在一起上课,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对于建设中学来说,这次的资源整合将迎来自己发展的一个新机遇。这次的学校资源调整,宁武职校校区将和现在的建设中学重新合并,使得建设中学在经历了74年的合分变迁之后,终于恢复了原来的校园面貌。校园面积的扩大,使得老师们不必坚守“螺蛳壳”而做“道场”,宽敞的校园将给我们的师生们带来更宽阔的胸怀,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作为我区“十一五”期间高中建设的重点工程,政府对这所新学校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确定的办学目标也很高,这也给我们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专业成长的机遇。陶行知在他的《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一文中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敏感的手去抓机会”。现在学校和教师新的发展机会就在眼前,希望我们大家能正确处理好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积极应对学校发展的新机遇,通过大家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2.教育资源开发又有新发展
3月1日下午,学校的另一项教育资源整合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山警备区上海干休所和建设中学共建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这是我校继和武警消防指挥艇军民共建的基础上,又开发的一个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上海干休所和我校已有多年的交流,在相互的来往之中,增进了了解,促进了交流,加深了感情,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这为今天的共建签约仪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深信,经过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双拥共建之花一定会在干休所和我校之间盛开。
对我们学校来说,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是我们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举措。和干休所共建工作的开展,有很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其一,这是落实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都知道,平时的学科学习,有实验、作业、调查报告等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接触了课堂知识之后,通过实践活动内化成自己内在的知识结构。但是德育这个环节通常说教的情况比较多,常态的实践活动重视的不够。通过学生直接和离休的部队老同志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可以搭建这样的一个教育实践的平台。
其二,这是国防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不断抬头,世界还很不太平。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走富国强兵之路。人民军队的强大雄武,就是对祖国和平安全、团结稳定的有力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奋发图强,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我们在学校里开设的国防教育课程,主要是一种认知方面的教育,现在和干休所的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必将更好地推动这门课程的建设。
其三,是我校践行“养育心灵,建设人才”办学理念的一个抓手。青少年学生在学知识求进步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通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了解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感受人民军队的伟大,必定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得心灵上的净化,进一步增添爱国之情,进一步明确肩上之责,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