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一年级教学研讨会

(2006-10-25 08:20:35)
分类: 校园一瞥

24日下午400,高一年级组召开教学研讨会,就开学以来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教师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研讨下一阶段年级、备课组工作的重点。五个备课组长和一位班主任在会议上进行了中心发言。会议将近100分钟,虽然大家工作了一天,非常辛苦,但全体老师仍然很认真地参加了研讨。

我在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学习培训之后,赶回来旁听了这次的教学研讨活动,深为感动。我知道,新高一年级面临着很多困难,“二期课改”新教材,对每一个老师都是崭新的“课题”,就是花上全部的精力,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领会课程标准;新的教学设备——电子白板,对老师们老说是一个“新式武器”,要摸清它的脾气也需要花费很多的功夫;新的一届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自身的学习习惯差异很大……所有的这些,老师们都默默地承担了下来,而且富有创造性地开始了工作。虽然压力很大,虽然私下里会有一些抱怨,但到了教学研讨活动的时候,大家没有将目光对准这些压力和抱怨,而是客观、细致地对每一个学科的教学状况和不同班级的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思考着下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办法。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的时候,只知道座在那里看着老师的讲解,不知道做些必要的听课笔记,课后需要复习的时候,找不到启发思路的“钥匙”。这是学生们一个通病。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们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

——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一些学生对学习、对分数比较漠然,一些学生不愿意做作业,早上起来跑到学校里抄别的同学的作业。老师们认为,一方面要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另一方面,也要从源头抓起,老师和学生同步来到教室,不给学生在学校抄作业提供时空。

——对媒体的使用、新教材的备课,让我们手忙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现在才找到了一点感觉。下一步的工作更要着眼学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一步的教学,我们将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计划,努力做到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落实,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教师除了教学外,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沟通能够促进教学相长。

……

我很后悔,没有带笔记本,记录老师们的详细发言。上面是我会后回忆出来的老师们发言的一些要点。

本来我没有准备发言的,分管高一教学工作的殷校长在对高一年级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了统筹安排之后,将了我一军,要我讲几句,我思考了一下,谈了几点建议,供高一年级组参考。

第一,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业成绩是相辅相成的。

2班班主任唐老师的介绍,给我们的一个最大启发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平时在生活中没有良好习惯的人,要在学习上有很突出的成绩是不大可能的。上一届的高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从正面告诉我们,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的时候,也都指出,他们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

我们的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这个方面稍微花一些功夫,回报给我们可能就是一个惊喜。

第二,努力避免学生过早出现学习分化现象。

在高一起始阶段,要设法避免学生的学习出现分化的现象。避免的办法首先是要确保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要落到实处,学生出现分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知识和技能出现缺陷;其次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态度的引导。建议我们的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进行排查,将学习有困难的少数学生找出来,分析他们学习困难出现的成因,制定相关的帮助策略,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要关心那些在我校借读的学生的成长,绝对不能用“双重标准”对待这些学生,使他们能在我们学校里健康、活泼地成长。

第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的整合, 高一的老师们虽然才实践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完成了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恐惧、排斥向倚赖这一技术实施教学的转化,这一转化无疑是必须的,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在完成了这一转化的时候,我们应该进行一些反思:什么样的情况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效果好?什么样的情况下两者的效果是相当的?什么样的情况下还不如黑板加粉笔?任何一项教育技术都不是万能的,就好像物理“二期课改”有了DIS实验系统,却不能取代传统实验的作用一样,这样的反思很有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怎样进行两者的整合可以获得做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给教师的校本培训、前几次的“听课随想”已经多次提及,这里不再进一步展开。提醒老师们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电子白板的功能我们发挥了多少?是不是还停留在ppt的阶段?

第四,研究制定一套适合年级特点的激励机制。

随着高一年级“二期课改”新课程的实施,新的评价策略也是我们老师们要开始研究和讨论的。比如说学校每个学期都要举行的表彰,是表彰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呢,还是表彰那些进步突出的学生?是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呢,还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评价标准?今天的评价,如何为学生3年之后毕业时的综合评定打好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