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课程教学 |
今天是“九大行星”失去冥王星变成“八大行星”的第一天。我在区教师进修学院,给我区新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师开设了题为“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建议”的讲座。
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但到现在为止学校还没有拿到新学期修订的各科新教材,大家都知道今年新教材修改的幅度比较大,但缺乏具体的感受。同时,对如何实践新课程,认识上还不够统一,思想上的顾虑也比较多。
今天一个上午,我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物理新课程建设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1.体会课程内涵,感悟教师责任
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课程,课程表现出来的四个层级分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看上去似乎不是问题,但 却是老师们平时很少去考虑的。我希望通过讲解,使老师们意识到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深化和发展的,正确地理解课程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许多问题,体会到教师的责任。
2.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方向
国家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指标,是具有法定性质的课程文件。我通过讲解,告诉老师们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学大纲是指令性的,课程标准则是指导性的。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关注:1)怎样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2)、什么是课程结构?3)、教师的教学以什么为标准?4)怎样带着问题去学习课程标准?等问题,在解决、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自己对“二期课改”新课程的理解能力。
3.把握教学环节,切实站稳课堂
无论是新课程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总的教学环节无外乎四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测试,这些大家都明白吗?
如何备课?我一再提出的要求是:使自己明白,使学生明白,使学生容易明白。
“使自己明白”,要明确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区别,要会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能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明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教育意义,要正确认识传统物理实验和DIS实验之间的关系和取舍,要知道什么样的课堂是新课程所要追求的课堂,要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和有意义,要知道如何恰当地使用ppt课件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明白”,要求教师要明确所教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来促进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容易明白”,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水平,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要加深对学科以及科学的理解,知道吸引学生的教学不是靠科学性的表达,而是对科学的理解!要意识到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设法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你这门学科。……
上课的关键是“以思维为核心”。教学是双边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思维活动的参与是最本质的参与。
一个单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通常包括思维引发、思维发展、思维结果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教师的教学就存在着诱思、导思、反思三个环节。在“诱思”环节,要注意以趣诱思、以疑激思、以美引思;在“导思”环节,要注意开放思维的过程,既要揭示学者们的思维过程,又要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还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做一名真正的优秀思想的助产婆。要训练思维的方法,要给学生以思维的钥匙、给学生思维的阶梯、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努力把共同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个体的思维活动。在“反思”环节,要加强对自我学习经验的反思、对他人学习经验的反思与借鉴、对自我评价的反思。
作业的目的是与遗忘作斗争,促进思维的形成与巩固。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成套的练习试卷和“一课一练”,提倡自己编写符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的练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测试是教师检查学生情况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也有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好。比如说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命制试卷,试卷的批改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统计,测试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现在的问题一方面是要丰富评价的方式,还有一方面就是要努力把已经在做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