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校园一瞥 |
因为高考成绩下来,使得这篇文章没有及时完成,没想到接下来每天的事情都很多,一直拖到今天,才有机会接着往下写。
二、抓好起始年级班集体建设
1.
高一年级将招9个班级。从4月份开始,我就在思考,能不能给其中的个别班级“冠名”?冠名的思考源于学校现有的特色和资源。
首先我想到的是成立一个“合唱班”。我们学校的合唱队一直是学校里的一个传统社团,在同学段学校中有较明显的优势和较高的知名度,参加市里比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去年还取得了一等奖的佳绩。但在平时的训练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合唱队的成员来自学校的各个班级,人数众多,队里的练唱活动经常和年级组或者班级安排的其它活动相冲突,协调起来难度比较大。要发扬这一传统,又要减少矛盾,最好的办法是专门设立一个“合唱班”,选拔一批有潜质的队员,组成班级群体,每年一个班级,这样至少可以保证80~90名队员的相对稳定性。
我们学校在四年之前曾经购买了一批TI-83图形计算器(约50台),这是一批宝贵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师和课程的配套,一直闲置在那里,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配套,TI图形计算器又是教委认可的教学设备,因此我考虑从新高一开始,建立“TI图形计算器实验班”,请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老师在这个班级上课的过程中,多采用TI图形计算器实施教学,并由此逐渐向其他班级扩散和推广。
现在,这两个班级如何和学校的高一新生招生工作协调起来,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思考,并初步形成了具体操作的工作机制,能否真正开出来,还需要看学生家长和学生自己如何认识这一新生事物。
从两个“冠名班集体”的设想,使我想到,其他的几个班级是不是也可以由班主任自己给班级起一个名称?一个体现班主任管理思想和全体班级学生追求的班名,会对班级的管理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感到“我们的班级就是和其他班级不一样”,形成为自己的班级自豪的情感。我在研读李镇西的班主任管理经验时,特别注意到了他的这种做法,我觉得很有实践的价值。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如何亮相?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如果能够精心准备,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以及班级的建设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李镇西在2004年秋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他是通过给学生一封信,开始了他的班主任工作的。现将这封信附在下面,不是要求我们的老师都像李镇西那样,也给学生写一封信,是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从李镇西的行为中得到一些借鉴,获得一些启发。
××同学:
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风雨同舟,携手而行吧!
南开中学的康蚰岩校长给自己定的规矩是,见到新同学的第一面,就能背出全班同学的名字;作为语文老师的李镇西,在批改学生的第一次作业时,总要给学生写上“很高兴和你相识,今后在语文学习上有什么困难请找我,你的朋友李镇西”之类的留言……这些拨动学生心弦的细节,从师生的第一面开始就将老师和学生的心紧紧的贴在一起了。
当然,要建设好一个班集体,仅仅有上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班级管理规则的制定、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等。
苏霍姆林斯基教给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育工具,就是“集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从亮相的那一时刻开始,就努力思考清楚“集体”建设的方向吧。万事开头难,希望我们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能够开好局,走好新课程新年级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