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开放日

(2006-05-24 13:28:39)
分类: 校园一瞥

家长开放日是学校每年一个固定的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里来,看看早晨的升旗仪式,听几节随堂课,参加主题班会,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并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的家长开放日,我们邀请了高一年级的110多位家长。不少家长参加这次活动的热情很高,早晨和学生同步来到学校。700刚过,就看到了在校园各处走动的家长们。

今天,我们还邀请了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教研室的全体教研员,到学校进行全面的听课,分析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问题。教研员们都很认真,有的一连听5节课,有的听完了自己学科的教学内容后再去听其他学科的课。

家长和教研员对老师们扎实的业务素养、尽职的工作作风……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我意料之中的。我更想听到的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能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在反馈中,有几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一讲到底的课堂是不是好?有几个教师,从开始上课到下课,几乎没有停止过讲话,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内容。从落实知识的角度讲,没有什么问题,讲授的内容都是核心的知识,强调的也都是学习的重点。但这样的教学是否考虑到了学生?是否做到了眼中有学生?

我的想法是,一堂课该如何上,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的需要来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一讲到底,可以讲练结合,也可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是有没有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没有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活动的形成。一堂课,如果老师能够做到声情并茂,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情景交融, 那就让老师一讲到底好了;反之,当学生需要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掌握一种新的知识和方法的时候,你就一定要给学生留出自己思考和理解的时空,让他有时间将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这样的教学内容,如果老师一讲到底,学生的学习必然像老熊掰玉米棒一样,学了后面忘前面,老师虽然很辛苦,但是却得不偿失,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另外还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中为他们设置一些不同的阶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一个教研员提醒很有道理,教师要想一想,我这样的讲课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帮助吗?你一定要想好了,才能进入课堂啊!

第二,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科的教学,从高一听到高三,教学的风格都大体一致,追求细节,讲深研透,传递给学生的,都是如何落实知识点。这样的教学,应付高考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当学生从高一走到高三,连续三年都是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学生还能有学习的情趣吗?

其实我们的老师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各个学科的教学知识点都是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学习方法、促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的载体。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需要给学生的,不是这些具体的知识点,而是思路和方法,学生明白了这些,他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复的强调知识点,会导致思维的僵化,造成学生只会比葫芦画瓢。但我们的教师就是不放心,就是放不开自己的手脚,从高一就开始担心万一某一个知识点没有落实,会给学生的考试带来麻烦,所以不厌其烦地做这些自己本人也不想做的事情。导致自己的教学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没有士气,学科教学缺乏活力。这样的局面,应该要彻底的改变了!

第三,试卷讲评课该如何上?有一个老师,在40分钟的时间内,一道接着一道试题连着讲了24题,讲的很投入。但是这样的教学有多大效果呢?

学生做试卷是为了检测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对每个学生来说,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获。反映在试卷中,就是有一定量的试题的回答是正确的,有部分试题存在问题。对一个班级群体也是如此,有一些是绝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内容,课堂上没有必要再重复,有一些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掌握的,应该进行重点讲解,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教师要给予一些思路的方法的引导。为此,教师在上试卷讲评课之前,应该先进行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明确哪些问题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可以不讲。有心的老师还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了解某一知识点哪些学生存在的问题比较大,课堂上要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提问和巩固,以检测教学的效果。

第四,要有准备地去上好每一堂课。不要以为自己今天有事情,在备课的时候少花点力气学生看不出来,你底气不足时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被孩子们所捕捉到。

有一个老师,理科的教学内容,本来一个实验就可以说的清清楚楚,这位老师想“偷懒”,用语言来进行描述,结果讲了半天学生还是云里雾里。还有一个教师,学生的练习没有来得及批改就进班上课,在讲评作业的时候,由于没有学生的情况反馈,全凭自己的感觉,听课的学生和教师自己都感到了教的不对劲。还有一个老师,备课准备的不够充分,上课的时候被学生的提问给难倒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会是可以的,但不能是那些学科的基本问题;出现了被学生问住的情况后,更不能含糊其词,要态度诚恳地告诉学生“我自己没有考虑清楚,回去之后我去搞清楚,再向大家汇报。”学生看不起的是哪些不知道还要转移话题或者东拉西扯乱找理由的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随堂交流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