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觉得该写点什么上去。这个五一过得最轻松,几乎都是在和朋友悠闲中渡过的。前几年每逢元旦、五一、国庆之类的长假都要写篇论文,这次原本也要写的,但还是自己给自己放了假。想写的论文题目倒有2个,基本思路也有,就是有点不想那么一本正经的写作。人总是有惰性的,好在假期还没有完全结束,争取明天写一些。
权且输一篇过去的小文章到博客上面去吧,这可能是我发表文章中最简短的,关于王维《相思》诗。因为文章短可以在睡觉前很快输完,呵呵,感觉有点自欺欺人般的应付。这首小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寥寥20个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诗纪事》卷十六记:禄山之乱,李龟年奔于江潭,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及此诗及“清风明月苦相思”七绝,可见其当时就有传唱。此诗用语天然,不假雕饰,表达出真纯诚挚的爱情,体现了健康朴素的生活美、爱情美,因而古往今来倍受欢迎。
红豆是两广一带所产的一种扁圆形豆子,通身皆红。相传古时有征人死于边地,其妻感伤哭于树下而卒,化为红豆,所以又名相思子。这首诗即以相思子为象征表达真挚的爱情。从诗意推测,赠诗对象当在南国,所以诗一开始即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写红豆自是写相思,问春来几枝,无异说相思之苦更有几多!语言明白,而感情则含蓄曲折。接下“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请对方多采红豆,自是说明相思深刻,几近于铭心刻骨。末尾点出“相思”二字,似乎感情之剧烈,已经不容许一味的含蓄下去,忍不住要直呼出来,而呼出来又骤然而止。这种写法显然是有意要形成一种强烈效果。
这首小诗语言简练、通俗,但读来却情意深长,十分感人。这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运用浓缩形式,使得感情得以集聚;另一方面是诗人借用了红豆这一形象,通过其鲜艳强烈的色彩和动人的传说,展示了爱情的炽热,表达了爱的真诚。既热烈浓烈,又柔肠千转。后两句采用叮咛语气,尤显得真切和一往情深。
——原载《唐宋诗词评析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9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