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十天好在尽兴

(2006-03-24 18:25:55)
分类: 生活·校园内外
       写博客原本是尝试互动媒体,没成想这十天却基本没有间断,每天都要写点什么。
      一向说写作令人充实,但每天写专业论述也很乏味。写那些有很多规矩你必须遵守,而我偏偏喜欢随意尽兴,这就难免和专业的法度有所抵牾。就像我讲课,如果按照讲义1、2、3……那么讲,自己也没办法讲下去,所以常常信口荡开,如乱跑野马自由不拘,所以多年了即便是同一门课,每年讲的都不一样。我对学生说,不断有新思考故不断变化。很多学生并不喜欢我上课,因为缺乏清晰的章节条理,不利于学生笔记和考试。但是我告诉学生,我本人尚感悟,我的课虽未必很讲究框架,但是肯定有启发。如果要看条理,不如直接看我的书。云云。不知学生是否同感。
     我总是感觉自己讲课不如写作。多年前投靠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第一次和他夜谈,我自我评价“长于表达。文字表达尤胜于口头表达。”不知是否是自知之明?其实我写文章也喜欢自由不拘,说好听点就是苏东坡讲的:“大略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很赞同曹丕的话:“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说穿了文章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娱乐的形式,我把自己写书写文章既看作是专业需要,更看作是人生寄寓,所以从不为此感到压力。正因为这样我确信自己今后会写下去,不论写作内容怎么变化,但却不会放弃写作。
     如此看来博客也是一种尽兴,在自我挥发的同时也和朋友交流,有时候未必过往却也在彼此沟通。如此想到15年前发表的一篇小文,权录于此:
 
兴尽而已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于时卓荦不群,一任性情。《世说新语》载: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
   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
   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戴安道为当时隐士,善鼓琴,工于文辞,尤喜宴饮游乐。王子猷夜雪皎洁,感觉自然,颇有领悟。于是咏左思诗,由隐而思及隐居剡溪的戴安道。其兴骤然便要夜船往见。由山阴至剡溪,舟行一夜,次日方至。但到门前却又掉头而归,他的自我解释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以尽兴为旨,但尽兴便是得其真意,何必在于形式。这确实是名士追求的实质,颇有得意忘言之乐。
   《世说》另载:“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显贵,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两相倾慕素昧平生,偶然相遇欣然命笛。但最妙的就是,吹奏之后,客主不交一言。这中间的妙处在于尽兴与得意。王要桓吹,是因为知道桓吹得好;桓为王吹,是因为知道王能欣赏。既然如此,一吹一听,意已相适,又何必交言?  【卫军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