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多岁时候开始喜欢回想

(2006-03-13 21:45:14)
分类: 诗词·回归古典
    我把这个博客定名为“整合营销传播研究”,这是因为我近几年来主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想在这里为它也开辟一片领地。当然,我知道一直这么写下去,不会总是写什么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所以写的更多的可能会是一些发自性灵之思。
    其实,好多年前我本来也不搞这个行当。那时候我的专业是文学,确切的说是古典文学。除了写些专业文章外,偶尔也写写诗词什么的。从1985年到1992年,前后发表了有100多万字,有很多至今看看也还不错,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有一篇写李后主词的小文章,是自己1990年写的,竟然还有人翻出。其实那篇文章只是当时上百篇赏析文章中的一篇,不算好。也许我会在和大家探讨整合营销传播的间歇,把当年写的文章穿插一番……也算是人到中年的回忆吧!
 
 
李煜《虞美人》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传李煜被俘北上后,痛楚伤怀,思念故国,"日夕只以泪洗面"。所作《虞美人》词,愁苦无限,宋太宗闻之大怒,逐命人将李煜毒死。由此可以推想词的潜在力量,同时也可以多少揣测出一些这首词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的缘由。事实上,李煜根本不能算是一个有为的君王,他的词也只局限于个人命运的感伤。然而他的词在客观上却具有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善于把人们内心真切而又独特的感受,加以形象而又深刻的描绘,从而使人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写故国之思,当然摆脱不了对往日富贵荣结和宫闱秘事的追忆。但它在写法上相当精巧别致。词中写的,实际上是被俘后无数次绵绵不断的痛苦追忆中的一次。但由于借助了想象和感受,从而给人造成这样一种感觉:追忆和痛苦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春花秋月何时了",本身就是带着内心的感触而发出的哀怨。一句平淡的话,其内涵却相当复杂。以往解释"春花秋月"多认为是良辰美景,其实不然。"春花秋月"既是写眼前景状,又是写内心境况。春花自然美好,而秋月则未必与欢娱相连。中国古代一向写秋愁秋悲,以月色凄清写内心忧怨。所以"春花秋月"作为一种复杂情感的外观,正是把美好与忧愁相交揉,欢中有悲,愁中有悲。而且这悲是无时无刻不存在,这才会埋怨"何时了"。接下的"往事知多少",是对这种感情的具体充实和说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第一句的又一次申说。本来,诗人就难以忍受春花秋月,但它却偏偏与人意相违,又一次毫不顾惜地来到。"东风"即春风,小楼又东风就是在传报春天的信息。本来,诗人已深深埋怨"何时了,偏偏春天又来了,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因此,只能引起对故国往事的不堪回首。这是一种极为真实而又深切的感受。因为往事给人带来痛苦,所以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思念,但又不得不在明月之下凝眸远举,想象着月色之中迷离嵯峨的旧时宫阙,以及流落在那宫阙之中的风流残梦。
    下片顺承而转,"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想象,也是实写。"雕栏玉砌"是写旧日宫殿的华美辉煌,自然含有当时的帝王生活的沉醉豪奢。这中间不无荒淫成分,但作为一种感情,它却包含着江山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意味,更可以引申出客观自然的永恒而生命的变纪无端。这或许也是这首词容易超出作者所咏,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一个因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不但写了愁思的静观之长,而且还暗含有愁思难御,浩浩长流的意思,有点象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意蕴。这不可不说是其过人之处。
    一般评论李煜词,喜欢讲其质朴无华,语言清新,自然神秀。这固然不错。但李煜词最为突出的特征大概还是其间的感情。王国维讲李后主词"不失其赤子之心","阅世愈浅,性情愈真","真所谓血书者也"(《人间词话。》。这正是抓住了李后主词感人至深的魅力所在。作为艺术的词,就其反映现实这一性质来讲,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真是外部现实真实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必须摈弃一切伪饰因素;善是人对外部现实及其目的的要求的实现。如果能够将这二者有机地体现在一种完美的形式中,那就真正实现了艺术美的创造。《虞美人》词虽然只是写一己的感伤,但它却发自于内心的真诚,具有共存的客观必然性,并且这种真诚反映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李煜正是将这些置于一种优美天然的形式中,这正是它具有无限艺术魅力的根据所在。

(卫军英)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历代诗词曲鉴赏辞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