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西北的艺术人生(8)

(2007-02-09 12:32:05)
分类: 往事钩沉
在西北的艺术人生(8)


   忘词儿的经历

 

在团宣传队,我是特点鲜明的演员,但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忘词儿。我特别害怕大段的背诵,也常因背不出台词儿而闹出尴尬。

即便这样,我还是被推举去演了 “数来宝”节目。“数来宝”实际上与人们熟悉的“对口快板”极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对口快板”演员用的都是竹板,而“数来宝”其中一人用的则是“黍花”,那是一种类似竹夹子样的东西,有二尺来长,底端挂着长穗、顶端坠有红樱,摇晃着可以和竹板一样打出节奏。由于道具不同,“数来宝”的表演就多了些新鲜感,,因此也就成了宣传队的保留节目。

记得那是在“JT电力提灌工程竣工庆祝大会”上,工程指挥部特别邀请我们团宣传队去助演。演出那天,天气晴朗,演出还未开始,台下已聚集了好几千人,黑压压的一片。轮到我们“数来宝”上场时,已到了演出的中段,由于前边的演出十分顺利、现场气氛热烈,也调动起了我们的情绪。上场后,我与姓W的搭档猛打了一阵竹板和“黍花”,还没张口,就引来一片喝彩。可接下来就出了大麻烦:

我们刚对了一句台词,不知为什么,我就鬼使神差地向台下瞄了一眼,脑子立马开了小差,把接下来的台词儿全忘了。那天是白天演出,台下观众的表情在台上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当时我脑中一片空白,越急越是想不起词儿来。但“数来宝”不允许停顿呀,竹板的节奏逼着你得马上接出词,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我急中生智,随口就编了两句。

这一编,给了我那搭档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也乱了阵脚,不仅忘了自己的词儿,更不知该怎样应对,好在他反应还算快,也随口编了两句。这“数来宝”好就好在用的是“花韵”,每两句一个韵脚,因此编起来也方便,还不容易露出破绽。

我本想用这短暂的零点几秒时间想想台词,但在高度紧张中根本无法做到,没有办法,我只好再编两句。

再看我那搭档,脸上虽然还在笑,但已经是苦笑了,从眼睛深处我看到了他绝望的神情,随着颤抖的声音,他竟然又编了两句。

直到这时,我才确信这个节目没救了,要演砸了!这样编下去,什么时候是头呀!但那时顾不得多想,只能临时对付,于是我又诌了两句。

熟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我再次诌词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节目结束的词儿。因为“数来宝”的最后两句一般都合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于是我马上用眼神向他示意,并做出用力的动作,他心领神会,立刻与我配合,两人由分开走到一起,高举竹板和“黍花”,齐声说完了那个结尾。然后,鞠躬,鼠窜似地跑下台,心中如负重释。

真没想到,跟在我倆儿身后的竟是暴风骤雨般的掌声。

这次闪电式的演出,只用了短短的两分多钟,其中两个人的对话甚至可以用秒来计算。但就是这无意中的短、平、快形式,象电击一样触动了台下观众的审美神经,那持续不断的掌声分明是在要求“返场”。

当时,我俩儿还处在“溺水被救”的兴奋之中,根本没有想到给后边节目带来的困境。按计划,我们的“数来宝”大约要演近20分钟,为的是给后面女演员的舞蹈留出足够的换妆时间。这样匆匆地跑下来,就打乱了整个节目的安排。那时“空场”是绝对不行的,听着那持续的掌声,我们只好“借坡下驴”、“救场如救火”,借着掌声又重新回到了台上。

这回我可不敢造次,集中精神将节目认认真真地演了一遍。这一认真不要紧,竟也说得抑扬顿挫、振振有词,说得云山雾罩、荡气回肠。演完下来,又是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

观众一定在想:这两个家伙搞什么名堂?节目不好好演,还要先卖个关子?

其实,这是我最“心惊肉跳”的一次演出,也是演出效果最好的一次。

鬼知道都是怎么来的“运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