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2008-08-09 14:08:12)
标签:

文化

分类: 一竿风月系兰舟

梦中,又回到那片断崖。

 

银白色闪电犀利无声,用力剪开一天浓稠粘滞的云。风,裹挟漫天霰雪颗粒,层层刮上面颊。遍地,丛丛簇簇,尽是苍白黯淡的野花。细瘦单薄的花茎,于冷冽肆虐的风雪中,支撑起朵朵幼嫩花瓣。

 

几步开外,万丈悬崖。涧底传来水声,湍急难耐,撞击岩石的咆哮。远处铁黑峭壁上,血色杜鹃绽放在云烟淡薄处。斑斑点点。凄艳如诉。

 

那人,就站在面前。背对深渊。

 

仰身坠落的瞬间。闪电一再,一再划破苍茫夜空。那人眼中分明有泪光晶莹闪现,仿若熹微下草尖衔坠着的点点露珠,清亮而愉悦。望空伸出的手,洁白刺目。空,一天一地,一心一意的空。

 

总在黎明来临前惊梦,无论冬夏,无分晴雨。醒时瑟瑟难忍,苦寒彻骨。永远有机会被拉回到那里。一再重现。辜负。我的前生,某段往生,一番决不可饶恕的深重辜负。非如轻误花期那般浪漫单纯。生生世世,永生永世的留白。

 

太多辜负理由充足,惟其舍人为己,惟其薄情寡义,惟其时过境迁,惟其歧途知返。人性本无知餍足。两情相悦惜如珍宝,薄幸丢弃贱比尘埃。

 

更有一种薄情缘自多情。一生情路迤俪,如跨海架桥,沿途桥墩接续连绵,方有可能安稳抵达遥远的彼岸。每座桥墩皆深陷苦海。每宗缘分皆非最终归属。全是经过。

 

抛弃“光辉动人”的绝世佳人莺莺,元微之轻松迎娶京兆尹韦夏卿的女儿韦丛。新欢论才论貌皆差着旧人许多,只胜在为他进身上层社会打开了通道。轻易颠覆美好的人,亦轻易拾取别一样新鲜。相濡以沫,何尝不是值得记取的感动。

 

然而,二十岁嫁给元稹的韦丛,二十七岁便不幸病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离思》,是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作品。情深意笃。有哀莫大于心死的味道。他不能随她而去,亦不想再为旁的花枝驻足留连。岁月是上苍预先谱写好的五线谱,分明在某处画过休止符。你竟漠然无视。妄自弹奏的那阕心曲。戛然而止。

 

可惜,做此诗的男人强于淡忘,更懂得珍重自身。将将过了一年多,他就又在江陵纳了妾。

 

在前妻病逝和迎娶新妾中间,他还曾重蹈覆辙,又辜负了一位如初恋情人莺莺般美貌多情的女子。她,便是晚唐著名女诗人薛涛。偏偏跌落繁华,虚妄中终生演绎落寞。

 

薛涛年长元稹十一岁之多,成就诗名亦早于他。那年,元稹为东川监察御史,因久慕薛涛盛名,故欲与一见。其间有个叫严绶的,借机撮合两人。

 

我不信,佳人四十从无爱恋。正如元稹业已不只一次历经沧海,徜徉巫山。一般无二。惟因愈是爱过,愈懂得良人难逢。过往是点缀华衣的别致花饰。光彩耀人。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她这样急着要将自己托付于他。有她阅人无数后,突见宝珠的惊喜。不愿,亦无力自控。声名于她,仿佛已背负一世的沉重包袱。终于找到可以卸下,寄放余生的安稳所在。

 

棋逢对手的一载缠绵,于蜀中锦山秀水间,诗情画意。应是极至浪漫的记忆。其时她已脱离乐籍,他又刚逢丧妻。有心嫁娶,亦不为过。镜中映衬的欢颜。

 

可惜好景不长。男人如风,总在被驱策中屡屡迁徙。名利当前,他身不由己。被调回京城后,她便如蜀地的所有绮丽传说一般,成为与他渐行渐远,隔山隔水的馨香飘渺往事。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浣花溪畔,她孑然伫立。盼望与失望随时光流逝,一寸寸此消彼长。依旧有泪,到了她这样的年纪。其实早该明白泪水的廉价。而况,他已远在千里之外,重重山水涉不过,情何以堪。连猜想她是否会哭泣,都已无暇。

 

好山好水,好风花,岁岁年年生发。惟有红颜日日憔悴衰老。逝去的时间,与离去的空间,才是永远。此事不关风与月。

 

温庭筠这阕《梦江南》,未曾经历过守侯到失落的人,无从体会个中艰难。眼见得,美梦灰飞湮灭,无力挽留。无奈,比怨恨更痛。痛彻心扉。

 

她究竟为他写过多少诗,已无考。到后来,她只是写,写,呕干心血再所不惜。明知他已无所动。寄去的书信,回音日渐稀疏寥落。而她的文字却如她的声名一样,在锦江南浦,隽永成了千古不变的风景。供后人一遍遍唏嘘怀想。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荷花寥落,秋到蜀中时,他收到她的书信。她以为自己仍是他的妻。傻傻的女人。多少个月明之夜痴痴遥望长安。盼着他来接她一起回家的车马。望眼欲穿。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

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

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

去年书,今日意,断离肠。

 

梦醒黎明前,床铺之上秋水般寒凉。月色慵懒晦黯,旧炉里残香依稀。梦里曾与他相见,诉说别后无尽相思。泪,从梦里一直流到枕边。濡湿鬓发。

 

人生路,苦海泛舟。莫如感念,幸遇薄情人,遭逢了那场命中注定的爱恨劫数。轰轰烈烈过一场,思念与怨愤填满余生。必得如此磨折,方能终达圆满。

 

你又何必去苦苦追问,他的消息。

 

牛希济的这首《酒泉子》,愈读愈觉惊心。刻骨相思,点点滴滴蚀化,溃烂成一地绝望。没有太多的雕饰,却有至真至情静静动人。仔细玩味后两句,似觉词人定曾有过此般相似经历,至少,他亦是个情感直挚的性情中人。

我们只知道牛希济是牛峤的侄子,曾于前蜀做过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来蜀亡入洛,任过后唐雍州节度副使。于其情事,一无所知。倒是有段逸事,颇能反映出他的为人与个性。

史载,同光三年,一次唐明宗让几个蜀旧臣做蜀亡诗。明宗此举,其实许多帝王亦曾做过相似尝试。不外想籍此试探前朝降臣对自己的忠诚度,能有几分。而降臣叛将大多生怕弃暗投明后,得不到新主子的赏识,更担心一个不小心,表现得不够死心塌地,会从此遭到冷遇,甚至直接被拉出去砍了脑袋。故而于此紧要时刻,奴颜婢膝,拼命诋毁旧主。
据说明宗是限了韵的,牛希济当时得着的是“川”韵。其他几位降臣的诗作果然激烈,非讽既谤,极力表明自己已经洗心革面,从此便是你唐明宗忠实的一条狗了。惟独牛希济的诗不卑不亢,感慨恳切。

 

满朝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

唐主再悬新日月, 蜀王还却旧山川。

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吾君数尽年。

古来今往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没想到唐明宗看后非但没有生气治罪,反而感其不忘忠孝,对他着实给予了一番嘉奖。

 

适逢乱世,人命如草芥。伴君如伴虎。拂逆皇帝,一个不高兴,就会论罪杀头。未处身其险的人哪里晓得厉害。牛希济的人品性格由此事上可见一斑。

 

薄情与辜负,是人心荫蔽处疯生的丑陋苔藓,遇有外因作祟便茁壮蔓延。其实,它不单只依存于男女之间的情事上,更会在为难变乱时,滋长于见风驶舵,畏生畏死之辈的良心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间无路相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