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欣赏(五)
 (2009-03-04 21:56:29)
	
			
					(2009-03-04 21:56:29)		| 标签: 龙山文化黑陶新石器时代陶器山东文化 | 分类: 学而习之 | 
谈谈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欣赏(五)
◇清苦老财
 
 
 
 
六、龙山文化的“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几种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延续,据碳14法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
龙山文化陶器有黑陶、灰陶、红陶、黄褐陶和白陶等,造型有鼎、碗、罐、甗(yǎn,音掩)、鬶(guī,音轨)、盆等,制陶工艺水平比仰韶文化有很大提高。
龙山文化陶器的制法虽然还在使用手制,但快轮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体较为规整,胎体明显变薄。蛋壳黑陶是代表性器物,彩陶消失。
黑陶是该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尤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以致有人曾将该文化称为“黑陶文化”。龙山文化薄如蛋壳的黑陶,是陶匠们用快轮拉坯法制成的。龙山文化黑陶的呈色是在烧成后期用烟熏法进行渗炭的结果。
 
38.红陶鬹(gui)(故宫陶瓷馆)
 
 
 
 
 
39.黑陶双系壶(故宫陶瓷馆)
 
 
 
 
 
40.黑陶单把杯(故宫陶瓷馆)
 
 
 
 
41.蛋壳黑陶高柄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尺寸: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
1975年山东日照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
因胎壁薄如卵衣,故名“蛋壳陶”。此杯上部为宽口沿的杯身;中部为柄,柄两端细,中间圆鼓中空,有透雕,好像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笼壁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下部是覆盆状底座。杯和柄分别轮制后粘接而成。整体形态纤巧细致,雅致高贵,器身光洁细密,非常规整,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饮酒器。它以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优美的造型,被誉为中国古代陶器的颠峰之作。
 
42.黑陶罐,龙山文化
 
高11厘米,口径24厘米。黑陶。
龙山文化的陶器造型已经具备了青铜器的特征。此罐敞口薄胎,胎质红色,表面是富有光泽的黑色。瑞典远东古物馆藏。
 
43.黑陶双系罐(故宫陶瓷馆)
44.蛋壳黑陶套杯,藏山东省博物馆
 
待续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