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错
(2024-03-22 22:54:58)
今天有两个六年级的孩子发生了纠纷: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做了一下撩脸的动作,虽然没有碰到女生的脸,但女生反应很快,随手用绳子打了一下男孩,而男孩反应也快,回手就给女生一个耳光。
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和男生分析他的不当行为,但男生一直说“我没有错。”于是老师领着男孩看监控,在监控面前,大家都看到了他撩脸的动作,并给他分析:如果他当时没有撩脸,女孩不会用绳子甩他,也就不会发生打耳光的事情。因此他不应该撩脸,并让他向女孩子道歉。结果男孩子的情绪越发激动,当着监控的证据,睁着眼睛说瞎话:“我没有错,为什么要道歉。”
于是事情扩展,双方家长到场。但男孩子依然强调“我没有错。”看着他誓死不肯道歉的倔强,父亲很生气,径直上去“啪啪”打了他两下。可是这个男孩子依旧高呼:“我没有错。”
大家都很懵,本来这件事情并不大,如果男孩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和女孩子真诚的道歉,那么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可是这个孩子就是不认错,宁愿被父亲责打,也不愿意承认错误,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这个孩子到底有没有错?这里有一个细节,大家都认为这个孩子错是因为他不应该撩女孩子,都认为如果男孩子不去撩这个女孩子,那么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所以这个男孩子是错的。事实上,大家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这个男孩在撩脸的时候,他并没有撩到女孩子的脸。于是男孩子就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和女孩子在班级里友情蛮好的,大家一起集体活动,出现好奇开开玩笑撩一撩很正常,再说我只是撩一撩,又没有碰到她的脸,可她却实打实的打了我。我气不过,反手就打了她一个耳光。我有什么错。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大家认为的错误点不在一个频道上,因此老师的教育说辞并没有GET到孩子的点上,孩子的心理并没有认同老师的观点。
如果在处理这件事上,大家发现了这个细节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虚化这个动作,然后把重点放在孩子也认同的错误上,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同时还可以矫正他的认识、提高他的处事能力,以下是假设处理方式:
师:“孩子,你情绪不要激动,看监控,你确实有撩人的动作。”
生:“老师,我没有撩到她。可她却用绳子甩了我。”
师:“嗯,你确实没有撩到她,可你这个动作影响了她,让她误以为你要伤害她,在应急情况下,她做出甩绳子打人的反应,你认同吗?”
生:……
师:“当她打你的时候,你怎样做才是最好的?”
生:“……”
师:“因为你撩她,她打你你就灰溜溜地不理她吧,这样可以的;你可以告诉老师,她打疼了你,可以的;你可以质问她你只是跟她开玩笑,她为什么打你,也是可以的。可是你打她耳光,你觉得自己这样的行为怎么样?
生:“打耳光……”
师:“我看你的表现,你也承认打耳光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作为一个健康阳光正直的男孩子,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应该拿出男孩子的气度,真诚地向女孩子道歉,并保证以后不会让这样的行为继续发生。”
生:道歉。
师:嗯女孩子让你向她的妈妈道歉,你觉得在今天这件事上,和大人相处的行为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生:“我可能脾气不太好。”
师:“女孩的父母和你的父母一样的,对于你来说是长辈,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对着长辈大声叫嚣,听不进去一点意见,用一个词来讲就叫目无尊长。其次,你有自己的意见,你当然可以发表,但要平复自己的情绪,好好讲。再次,你的猖狂行为让母亲为自己的孩子担忧,与你这样的孩子做同学,她的孩子会不会被欺负。你说对不对?
师:所以女孩子让你和她母亲道歉是有道理的,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去向阿姨道歉吗?
生:……
我不知道这样一个路径会不会让孩子认同,有没有效果。总之看着孩子那猴急的样子,我觉得其中肯定有他的原因。耐心地问一问孩子,你会发现一个不经意的细节,而那个细节一定要重视,它可能就是撬开心灵的一把钥匙。
前一篇:开启幸福的课堂
后一篇:读《活在课堂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