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漫作文,真好
(2023-07-08 15:19:07)
安徽金寨,红色之乡,将军故里。7月4日,我来到了金寨,参加了一场童漫作文的高端盛宴,感受还是蛮多的。说到作文吧,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根难啃的骨头。到目前为止,各种作文教学的流派出了很多,各类作文教学的名师也很多。但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局部的改观,并没有带动整体的变化。
尽管作文教学探索之路任重道远,但这并不影响有志青年,日夜思索、埋头苦干,追寻作文教学的真理。宋运来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他的团队锚定童漫作文这个目标,坚持三十年研究不动摇,终于他的童漫作文被国家认可,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金寨的活动共两天,活动丰富多彩:有课堂作文教学,有实践基地童漫活动分享,有高校专家高屋建瓴的理论讲座等。作为一个一线教师,会更喜欢课堂实践呈现。活动伊始,第一节就是金寨名师上的六下作文课《有你,真好》;第二节是一节典型的童漫课四年级的《一片树叶》,两堂课一前一后进行展示,对比非常清晰。首先两位都是名师,课堂的呈现都很精彩。第一堂作文课是很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先从儿童生活中找习作资料,然后教学生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再通过已学课文片段,学习如何把事例写具体,然后学生自主习作,最后教师评点修改。这个过程在教学实际中更丰满一些,老师的语言、点拨都是从容不迫、恰到好处的。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扎实、真实、有实效。
第二堂课,老师以一片树叶为抓手,通过童漫手法展示动态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树叶,让学生充分想像树叶会飘到哪里,让学生猜测两个学生拿着放大镜是如何观察树叶的。当大家都以为这是一堂实物观察课时,漫画一个反转,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这片树叶落到了包干区的分界线上,两个同学正拿着放大镜在观察这片叶子到底落在哪边多一点,到底谁应该打扫这片树叶。学生看到这个反转后,说话的兴趣,写作的兴趣都来了。然后老师顺势点拨孩子如何来说好这个画面,如何来写好这个画面。最后这片叶子又怎么样了,结局再来一个反转:这片树叶被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拾起来丢进了垃圾桶,文章的立意也水到渠成地出来了。
尽管两堂课都是很成功的课,但一比较,确实感觉到童漫作文更有童趣,更受学生喜欢,更让人记忆犹新。而且在童漫课上,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童漫作文,为学生搭建了一座说话的桥梁,插上了一对想像的翅膀,为学生的交流表达打造了一条能说会写的康庄大道,真好。
前一篇:读《发展心理学》有感
后一篇: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