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一线带班》有感

(2023-03-30 20:57:02)

这个月读了管建刚老师所著的《一线带班》感悟颇多。最先蹦出来的一个词就是“细致”。

我记得自从加入叙事者团队,开始这样正儿八经读书以后,这是第二次蹦出这个词。第一次是在读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我当时是很惊叹的:一般父爱是比较深沉、宽厚的。比起母爱,父爱相对来讲会粗线条一点。但读了《家庭教育》后,我真的想不到,一个男人照顾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并一点一滴地教育成长,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竟然可以做到事无巨细、无微不至。为此,我还深深自责过,作为一个母亲,我对自己儿子的养育实在算得上不上心了。

读了《一线带班》后,我又看到了一位男士带班管理的精细。我不由得再一次感叹:男人精致起来,也没有女人什么事了。比如,在抓时间这一章里,早上7:30-8:05,作者就给大家教了一大招,就是如何高效的收回家作业,同时组织好晨读、早读。在这里,作者的细致体现在,他是五分钟、五分钟地教你怎么做。我还真没有看到哪本书讲的这么具体的。8:00-8:05学生先数阅读课外书的页数,再写“阅读之星评比表”给读满十页的拍照上传到QQ群,再进行”早间阅读管理记载本“交接仪式。五分钟怎么做,交待得清清楚楚,如果你是一个新班主任,完全可以学着操作一下。

 读了这本书,我想说的第二个词是“实用”。如果一个新手班主任,我是推荐他要好好看一看这本书的。如果遇到困难,就可以到这本书里去找找答案。这本书虽然没有什么太多的理论,但非常接地气,有很多管理班级的方法,完全可以直接使用。由此可见,管老师写这本书,并不是在空中架楼阁,而是在一线,通过大量的实例验证过的。这些方法是非常好用的。我看了这本书后,也用书中的方法,在班级中实践过,我觉得是有用的。比如,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点独立交本子,收本子的能力,但真正实行起来,总是会出现拖拖拉拉的情况,早上的时间本来就金贵,但有的孩子总会在这里找,那里寻,作业本总算找齐,时间已经过半。管老师的一个小文件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的作业按照语数英的顺序排好,放在文件袋中,早上一到学校,拿出文件袋,所有的作业就都出来了。看上去这个方法很简单,但就因为简单,很多老师在遇到班级拖拖拉拉交作业的情况,总是会大声地提醒孩子们要注意要安静、快速地交作业,却不会通过一个文件袋这种细节去指导一下,如何更快更整齐地上交作业。

《一线带班》里的宝藏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去琢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她的高光时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