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的小徐,白胖胖的脸蛋,忽闪的大眼睛,随和的性格,看上去挺乖巧的。可是一上课,一做作业,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一开始,我很想给她补一补,希望她能跟上大部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可能在智商上有硬伤。比如:她在观察一个词语的时候,左看右看,需要看很久,才能记住一个大概。在书写的时候,字的结构不容易把控,经常会写得很大,就像散了架一样。而且还会把字的部件丢失,写出一个完整的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经过大量的观察,我觉得这个孩子确实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和普通孩子一样对待。于是我开始调整教育的方式。我的目标是让她在这个班级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此基础上,做到会读会认会写一些字,并能连续地读课文。在这样一个目标的指导下,首先,我降低了她的作业要求。我要求她能认真读生字词,然后再努力读课文,把课文读出来即达成目标;其次,所有的默写,改成抄写;所有的练习作业,主要完成前两道题目,后面的发展、拓展根据她自己意愿,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但不管是哪一门作业,必须按时上交,和同学们同步。我的想法是,让她知道自己有点特殊,但她并没有因为这种特殊被区别对待。
不久,我发现这个孩子脸上的笑容多起来,每每下课,总会绕在我身边,和我讲讲班级里的事情,或者自己的事情。有一天,我发现她在包书皮,一开始,我觉得她写字都写不好,书皮肯定包不好。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她的书皮包好了,令我惊讶的地方是,她的书皮熨帖地非常严实,折痕和书本贴合得很平展。我不禁夸奖道:“小徐,你的手真巧。”
小徐听了,很高兴说:“我弟弟的书本也是我包的。”“你的手那么巧,在家里做家务吗?”“当然,我扫地扫得可干净了,妈妈经常夸我。”看着她自豪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个女孩子特别的可爱。
随后的日子里,小徐很有学习劲头,她总是努力地把每个字写好,努力地把每一篇课文读好,渐渐地也认识了很多的字。尽管她依然不会做阅读作业,也不会写很长的作文,但她也能用文字歪歪扭扭的写一段,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总能关注她,时不时给她点个赞。日子就这样轻松地往前走着。
昨天,小徐轻轻地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我要送你一个小玩意儿。”然后她把手心展开,里边出现了一个黄色的小挂件。我疑惑地问:“为什么给我这个呢?”她腼腆一笑说:“我喜欢你,漂亮吗?”我说:“漂亮。”她又是一笑说:“我自己做的。”
我收下了她的礼物,把它挂在了我的作业情况记录板上,黄灿灿的小玩意在板子上很显眼,也很好看。她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班级里难免会有特殊的孩子,老师们是否也可以耐着性子,放慢脚步等一等他们,或许他们的世界就因此而光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