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有一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整本书阅读,还有一个是跨学科学习。我们学校一直在做阅读推广活动,所以对其中的整本书阅读有一定的研究。因此,今天接到了一个市级任务,上一节关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的课。
一堂市级课,对于一个偏远的乡村学校来讲,是难得的机会。我是没有思索就接下了这个任务。由于时间非常紧迫,我们一接到任务,就组织了一支骨干力量和校长一起磨课。不磨不知道,一磨到处都是问题。
首先整本书学习任务群设计这种类型的课,整个苏州市还是第一次组织研讨,真没有什么参照。然后我们又通过一些资源请教了其他省市的专家、教研员。大家各说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都能从他们的角度把你说服,但你听完了他们的讲解就是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各种渠道,各种声音,学习了许多,依然一片迷茫。于是我们决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这一堂课。
首先,我们要学习课标。在课标中有这么几句话很重要: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在这一段话中,我的理解是整本书阅读不是单纯的自由随性的进行课外阅读。而是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有分享、有问题研讨、有经验积累,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由此可见真正要进行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最少需要三节课吧。一节课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籍,制定阅读计划;第二课时借助多种阅读方法进行梳理阅读内容,品味分析阅读精华;第三课时分享阅读心得、展示阅读成果。当然还可以增加课时来进一步拓展。
但是,我们只有一节课,如何来落实整本书中的任务群设计呢?针对所选书籍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三个大任务。任务一:是在旅游打卡的实践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制定阅读计划,梳理整本书的内容;任务二:回顾打卡点位,交流精彩的故事,感悟少年英雄的任务形象。任务三:思辨少年每个时期出现的矛盾表现,达成统一的成长历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少年身上的精神品质对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力。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粗线条的大框架,实际上每一个任务中还有诸多活动穿插其中,还会以精彩的情节文字段落作为载体,进行细细品味。也就是大任务中还有一些小任务形成任务串,聚焦整本书中的一个点完成阅读。期望通过这样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能对阅读产生兴趣,并能有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如果说这样的指导,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深度的阅读,并能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体验,那么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就是有意义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