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外阅读要根植于心

(2022-07-09 15:27:49)
一晃眼,已到7月中旬,高考中考的热潮逐渐退却,有一些思考却一直萦绕在心间。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积累真的是越来越重要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一定量的阅读,估计连题目也看不懂,更何谈做题目呢?
其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来讲,大家多多少少会在教学中谈到阅读的重要性,也会有意无意做一些推动阅读的事情。但今天看来,像这类蜻蜓点水的阅读推动工作是远远不够。为什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明知道阅读很重要,但又不把阅读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去抓去做呢?这,或许跟阅读的特点有关。阅读的作用不是一时半会能够体现出来的。在我看来阅读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条件才能显现出它的优越性来。第一个条件是阅读量。阅读需要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会引起质变,没有厚积就不会薄发。第二个条件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不仅仅是阅读速度、阅读方法,还跟个人的成长经历,人生阅历有关。如果阅读只通过了眼睛,却没有让身心穿过,那么读与不读是一个样子的。所以阅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让学生拿起书本就是阅读。可能,阅读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语文老师们也很犯愁,教一二年级的老师,看不到阅读的果实。教高段的老师又认为低段的老师没有帮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总之,与其花很多时间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如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做一些阅读练习,提高学生当前的语文成绩来得实际。
由此,我们在推动阅读工作时,不能只期待老师们的自觉行为。而是要让老师们知道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的标准是什么,我们阅读的基础书籍有哪些,还要给老师们一定的教学课时,这样老师们的课外阅读就有的放矢了。2022课程标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把整本书的阅读单独列开,给出了每个年段的课外阅读标准,从而让更多的语文老师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这将会大大推动课外阅读的进程。
课外阅读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了,所以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把课外阅读根植与心,转变教学方式,为孩子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