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已经不是制约我国留学生赴美留学的主要因素了,但是来到国外的学子们在学习之余还是希望通过打工缓解家庭压力,提升自我价值,或者体验美国社会。打工不仅仅是一种劳动行为,更是一种人格的体现和向社会学习以及展示自我的机会。中国人常说,金钱事小,尊严事大。中国人还说,占小便宜吃大亏。我在和国际学生接触过程中侧面观察到了他们打工中的种种行为,希望给大家提个醒,以便把小聪明转变成大智慧。
晚来早走?别以为没有人观察你!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合法打工的学生基本集中在校园餐厅、图书馆、计算机房、体育场馆、以及允许雇用国际学生的各部门的办公室。虽然餐厅等雇用大量计时员工的场所配有打卡机,多数办公室学生工的进出则全凭自觉。
少数学生工会钻空子,过了上岗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地姗姗来迟;临近下班却提前十五分钟收拾好东西风驰电掣地离开。也许你周围其他的学生工也偶尔这样做,也许你的老板从来没有对此提出过异议,但是请相信,你的老板和周围的同事清楚地知道你晚来早走的这一习惯,甚至正在默默地记录着你每次迟到早退的细节。也许有的同学下班后需要立即赶往教室上课,这需要提前和老板商量明确,通常情况下也会得到老板的通融。然而,聪明的员工会以老板的利益着想,而不是让其承受本该由你承担的不便。如果你还不是不可或缺的国际人才,那么请不要为自己每天上班从老板那里“剥削”来的30分钟时间洋洋得意,因为门外削尖脑袋等着取代你的国际学生已经排起了长队,你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是迟早的事情。
上班是打电话的最佳时间?错!除非你的工作就是在校园基金会给校友和捐款人打电话。有的国际学生在办公室打工,有比较优越的办公条件,拥有自己的格子间甚至办公室。这个时候,配备的电话机成了他们的玩具。和自己的男女朋友或者同学煲电话粥,甚至利用办公电话打越洋长途和自己的家人聊天,认为“反正不花钱”。殊不知,你的老板正在用办公经费为你的电话买单。凡是需要买单的东西都有收据。每个办公室每个月都会收到清晰标注各个分机详细通话信息的报告单,如果是跨州电话或者越洋电话,则会更清晰地反映出来。也许偶尔几个电话不会引起老板的注意,但是超支的账单会引起老板的老板的注意。试想,老板被他自己的老板叫去问话,回来后不得不找到你质问时会是什么场景?
用自己的手机煲电话粥也不可以, 即便是你躲在楼道或者厕所里。还是那句话,人们在观察你。如果老板的同事无意间提到经常看见你在楼道长时间打个人电话,老板应该怎么罩着你?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发现了一个现象:在学校餐厅打工的一些中国同学利用餐厅提供的免费就餐机会大开后门,多拿多取,呼朋唤友吃白食。我读本科的时候曾经在校园餐厅打了不到一个学期的工,时称“比萨美女”,后来加薪进爵到了同属餐饮部旗下的咖啡店成为了“咖啡美女”。学校餐厅的规矩是当天工作满4个小时的员工可以免费就餐一顿,除了瓶装饮料和带包装的食品,基本上可以“随便吃”,但是坚决不可以外带。那个时候我们都是避开高峰时间后轮流就餐,坐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观察客流以便随时进去帮忙,而且一顿饭基本不会超过15分钟。那之后,学校餐厅开始比较多地雇用国际学生,因为他们热情肯干, 礼貌待人,愿意在周末工作,并且不像美国学生一样轻易更改工作时间。然而,最近有不利传闻渐渐传开。餐厅发现少数中国学生会将晚餐安排在餐厅7点钟关门后。这些学生会提前盛好热餐和沙拉、水果、饮料,摆到餐厅里,然后再在结束整理清扫工作后出来吃晚饭。这些盛好的食品经常是四五大盘慢慢地冒着尖,然后便是晚上6:50分左右准时出现的打工同学的室友或者好朋友。后面的不用说大家也可以想象到了。美国大学餐厅的价格比外面同类产品要贵。如果有主菜有沙拉和饮料,一顿饭不会低于10美元。“精明”的学生打工挣钱之余不仅省了自己的饭钱,还超度了自己的亲友,看似一举三得。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不惯这种行为的中国同学、外国同学、以及餐厅工作的正式员工,都会议论,这种声音也当然迅速传入了餐厅经理的耳朵。那几个中国同学似乎没有被立即开除,但是立即生效的政策时,餐厅雪藏了当时所有新的中国学生工的工作申请,并且在那之后很长时间倾向性地雇用了韩国和其他国家的学生。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虽然方式方法不同,但是所有行为的目的都如出一辙—占便宜!虽然少数人在特定时间里占到的便宜可以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可是那之后丢失的尊严和信任却是无法用时间和金钱来挽回的。美国人注重信誉:租房子需要推荐人,找工作需要推荐人,上大学需要推荐人。失去了“格”的人不但自身难以立足,更可能影响了一批中国同学甚至亚洲学生的口碑和在美国学生老师中的印象,多么划不来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