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儿
文/凌
文/凌
有人说小资,也许吧,虽然我并不懂小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那么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语的叙述心中的愁绪,可以断定,喜欢几米的人,一定大多是有敏感,多愁伤感一面的女孩子,有脆弱的心,感性的性格,有同情心,有爱心,最好有点小温柔。但是总体说来,几米的笔有些女性化,细腻温柔宁静忧伤。
《地下铁》《向左走,向右走》大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的确“炒”很热,但是那种潮流过后,并有些苍白无味了。真正隽永的东西往往是不瘟不火,细水长流的,而且导演也有些曲解了作品本身的意思,那些笨拙的表演以及观众虔诚心上的神情有些滑稽,两部电影都抓住了华丽的画面,却丢掉了作品的灵魂。好的作品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拼凑的“编造”。
但是我觉得《幸运儿》是个例外,是一本几米的哲学,是他以男人的姿态写的一本好书。看一本书,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心灵的启迪和震撼,别人的评论对于自己看书的心态是次要的。而且,有的评论本来就离本质很远。我手写我心,我眼看我书,这一直是我固守的原则。
故是很简单,甚至不能算作是故事,只是一个小的寓言或者童话,却注定是个悲剧,也是一个人生哲理,我还是没有明白翅膀意味着什么?是灵魂吗?董事长的翅膀的共生,搏斗和共处是灵与肉的挣扎与对抗的过程吗?翅膀意味着欲望,意味着理想吗?当人的欲望生长出来以后便膨胀的无法控制,无法收场最后的尴尬的结局吗?翅膀意味着人的兽性还是禽性吗?那么翅膀与董事长的冲突和矛盾是不是人的善与恶的矛盾?还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智和情感的矛盾?我始终没有能透彻的理解,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整部作品,我看到的只有两个字:挣扎,因为冲突和矛盾而挣扎。
生出一对能够自由翱翔的翅膀一直是人类的渴望,向往鸟儿能够有自由的天空也是人类的遐想,可是在几米的笔下,当这种美丽的遐想变成了现实的时候,而且是发生在世人都羡慕的董事长的身上,这确是悲剧或者闹剧的开始,那个美丽的梦想也开始变得面目狰狞,卡夫卡的《变形记》解释了现代人在机器文明的碾压下异化的生存状态,《幸运儿》也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故事的发生就有些荒诞,董事长从小被鼓励着:“加油啊”,从来没有让任何人失望过,他在别人的希望中被遥控了自己的生活,别人的希望成了他的命运的遥控器,有一天,却生出了一对不听话,不受任何东西控制的翅膀,那翅膀是否也象征为人类的不可知的力量,拖着人莫名其妙的不知道是去往何处的不可抗力?那是命运的缰绳吗?
看着那幅画面的时候,我却渐渐感觉到悲凉了,董事长失踪以后,发生的事情坐着并没有直接用画面来表示,反而使董事长变成了像野人一样的在空中飞翔,风吹雨打体无完肤,而它的让众人羡慕的家庭和公司开始发生变故,前后的对比让人觉得惊心动魄,感叹命运的无常,为什么是他遭受那样的凄惨呢?难道一切仅仅因为他所拥有的一切太完美?你就不会再去觉得长翅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董事长最后过客式的飞回到了那个曾经给他辉煌的城市,那凄凉的情景让人觉得:原来被人遗忘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无论一个人过去是怎么样的显赫,优秀,让人过目不忘,他都可以被人遗忘,被无情的时间遗忘!“要加油哦”这句话的背后,本身就有很大的谬误,但是千百年来,人们都说:“要加油噢”,我们的奋斗就是为了让别人不失望,有几个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竞争压力很大的今天,有几个人会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会加油,因为那是一种生命的最基本的状态,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