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期学员:我们读《写稿赚钱18技》

(2011-08-27 18:13:39)
标签:

陈清贫

第四期

知音传媒集团

知音杂志

写作培训班

教战

文化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如果那个傍晚我从红楼印刷厂出来很顺利地坐上车,就不可能去红梅家;如果我去不了红梅家,就可能永远不知道还有这本《写稿赚钱18技》。反正我从红梅家窗台那一摞书里,意外地看到了它。

    之所以喜欢,一来我愿意写点东西,二来我也希望能赚回点钱。站在红梅家的窗台边,我就看完了序言和教战一二。第二个教程里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莫小米,也重新读到了她的《电话两端》;读到了她“从此像个拾破烂的,在太阳底下走来走去,东张西望,边走边拾,总觉得遍地是宝……”

    那些个如《人性的掌声》,曾经怎样一点点打动像我一样的读者心房。没想到这本书的作者,竟然还是莫小米的编辑。

    临走的时候征得主人同意,我如愿以偿地借走了这本书,放入挎包的那一刻,我仿佛装入了一个春天,装进一个明媚的希望。

    可惜正逢学校期末复习考试,尽管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我还是用一只牛皮纸袋装着《18技》天天背到学校里,只要有空闲就拿出来看两眼,拖到假期时已看完三分之二。

    假日的七月一直外出就没把心静下,等意外地见到书的作者陈清贫老师,原来那种学习激情,竟又鼓起风帆。没有看完的那本《18技》还给红梅后,陈老师说也给我寄一本,并给了我老朋友一样的待遇,让我与红梅一样也成了他的学生。

    很快就寄来的两本书,让我和孩子一起沉浸到内容里。书是女儿帮忙签收的,也喜欢读书的女儿一下就喜欢上了《玛雅星空》,而且《玛雅星空》成了她的最爱,吃饭都不愿意放下。我则带着新寄来的《写搞赚钱18技》,在省立医院的排椅上看了书的最后一部分。

    没想到后一部分,比前两部分更打动我,特别是《魔幻星空下:我就这样走上了写搞之路》,陈老师奋斗的历程深深地鼓舞了我。忘记带钥匙的我,等老公回家开门时,还静静地捧着《18技》,读了两三个小时,也没觉得累。

    那两天,我不光读完剩下的三分之一,重读了前两部分,还读了那几个师哥师姐们的现身说法参考课。

    看完书本的我,借着不多的假日决定再往外投寄两篇稿子,投到济南日报副刊《趵突》的稿子很快来了回复:稿都太长,建议把删减后的《和大地一样的爱》再发过来。我才想起报纸与文学刊物的用搞之别。由2786字减成1600多字,怎么删?那可都是自己的心血。

    我找出《18技》中第十三回的内容“青莲酒家的对话:文章要用‘割舍法’”寻找良方,“不去枝蔓,杂树不成盆景;不经凿刻,冰块不为冰雕。”只得忍痛删了一些,回头看看距离要求还超标一大截。正不知如何是好,适逢陈老师寄来《知音》四本。

    发短信告诉他杂志收到,又忍不住求教于他,但后一条陈老师没有回答。也许他已经告诉我到书中去找答案了。再翻《18技》170页:“你实在‘下不了手’时,不妨‘外求’,让圈里的朋友们帮忙。”

    稿子发给老朋友,朋友改后的文章果然“虽不纯属多余,但确也无关紧要。”斧凿去1000多字,已经基本符合要求。

    借陈老师的网友“韦天笑”之语表达我一样的心情:“读您的《18技》,寻找精神密友的人能够得法,文章历久弥香。”

    与文字有约,与《18技》有缘,更与陈老师有缘!

    作者:罗茗露,联系信箱:jnldq123@163.com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朝核危机)

    其实,我早应该成为陈老师的学生的。2010年初的时候,我曾经在一个网名叫彼岸花开朋友的qq空间里看到过老师的名字,当时玩心太浓,没有在意。后来知道那个朋友就是老师第二期培训班的一位学姐,现在已经出师了。

    由于上次的错过,我像个孤魂似地在文字殿堂外游荡了这许久,所以当我再一次闯进老师的博客时,便报了名。

    收到《18技》时,正是夏季里最炎热的天气,可它却宛若一缕清凉的风,吹走了内心所有的燥热。

    《18技》战教一:“先给自己定个位”。在做事情之前,我们都要找对自己的立场,写作也是一样,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我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小镇上连个书报亭都没有,由于自己的特殊原因,接触的人也不是很多,写大稿的机会自然就少;而且在驾驭文字方面我是初学者,想给杂志写稿也并非易事,只好暂时把自己写作的目标放在报纸副刊散文方面。

    由于不懂技巧,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干巴巴的,苍白无力,不吸引人。《18技》战教十一“何谓画面感语言”,就解决这个疑惑。书中告诉我们在写一个故事之前,要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图画,然后用文字把这幅图画给画出来,这样文章就会生动细腻,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写妻子在厨房里快乐做饭这件事。有人写,妻子在厨房忙活着,却不觉得累,反而很快乐。而有人写,妻子下班回来,一头扎进厨房,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一边干活,一边抛出几朵歌声做香料,炒出几道滋味别具的佳肴来。效果,一比较就出来。

    《18技》战教二“熟悉报纸和杂志”和《18技》战教四“寻找默契的编辑”,这两节,我们可以综合起来理解。各类杂志的用稿风格不同,同一杂志的不同编辑的选稿风格也会有差异。准备给哪家杂志写稿的大方向定了,准备跟哪位编辑的小细节也要注意。所以还要研究一下,编辑的选稿风格哪个更适合自己,或者是自己的稿子更适合哪为编辑,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事不殆。

    看过《18技》后,或许也会有人疑惑,在书里老师大部分讲的是特稿的写作问题,那么对于那些写小稿的人,是不是也适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文章的写作技巧是相通的,比如,不论你要写大稿还是写小稿,都需要写作素材。

    大部分作者的写作素材,来源自己亲身经历或是朋友的故事,但我们都是普通的人,生活或许有类似的地方,素材的选择可能会有撞车的时候,这在报纸副刊经常会看到,自己想写的故事别人已经写出来,自己也不愿放弃,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同等素材出新意,挖掘别人忽略了的地方写。

    《18技》中的技巧,不是说我们学了就一定可以运用的,这需要长时间的领悟和练习。时间长了,各项知识融会贯通了,才能学以致用。参加老师的培训班后,我已经发了几篇小文,这都是《18技》的功劳。

    勤能补拙,既然上帝没有给我们一个生来就成为作家的头脑,那就让我们加倍努力。只要将坚持写,就会有收获。

    作者:张金芳,联系信箱:qingxisishui@163.com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朝核危机)


    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是我小时候就有的梦想了。那时看到“××学校×班××同学”的字样,就想象如果是自己的文章,那又该多好啊!然后想入非非地做着自己的文章发表的美梦。

    虽然也满怀希望地投过几篇文章,然后望穿秋水地等呀等,直到这件事彻底在记忆中遗忘。我又回到了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疲惫于“上学——吃饭——作业——上学——吃饭——作业……”再加上毕业后工作的颠簸,最终写作的爱好沉入了记忆的心底。

    两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清贫老师的“教战”系列文章。当时,那真是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换醒了沉寂在记忆深处的那个愿望,我第一次感觉它离我是那么地近,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手捧着自己的书的情景。

    可真正拿起笔来,才知道自己的手有多生疏,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文章离发表的距离有多远。

    由于那时工作刚稳定下来,业务不熟练,需要很多的时间去熟悉,更是由于自己的惰性,我并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想来真是莫大的遗憾,正如老师所说:“如果及早加入,现在有可能已经出师了!”

    虽然,上次读老师的文章所激起的那点波澜很快就归于平静,但我把记日记的习惯坚持了下来,而且一直也没有忘记曾经的那份感动。

    而且,幸运的是,在历经波折之后,我终于走近了清贫老师,走进了培训4班这个集体,我相信也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

    几个月前,我再读教战系列,并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我读了几篇后,我认识到自己几年前犯了蜻蜓点水似的错误。我决定找出所有的文章来从头到尾认真学习。

    就这样,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工作之余读完了这本书,并记了满满一本读书笔记。

    在教战的指引下,我制定了自己的成长计划:首先要从小报纸小杂志入手,然后再进攻稍大一些的小稿(中稿),最后,再向特稿进军。

    我在学习老师的“教战”之余,开始有意识地阅读老师提到的几位师兄、师姐们的文章,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虽然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技巧和方法,但是还是没有改变面对电脑仍是茫茫然,写起稿子来节奏缓慢的毛病。得知老师的第四期培训班将在假期开班,我欣喜若狂,我意识到这是我摆脱目前困境的很好的机会。

    在接到老师寄来的书的那一刻,我再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老师用两张报纸把书包了个“水泄不通”,那份严谨认真的态度连在一边的妻子都甚为感动。有这样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幸福。

    虽然课程才刚刚开始,但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正幸运地走上一条通往理想之地的终南捷径。

    通过学习也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 “教战”的巨大意义:这不是一本读几遍就可以了的书,而是一本需要用人生去读的书,只有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相结合,才能真正学会其技巧和精髓。

    作者:卢彦民,联系信箱:149080297@qq.com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朝核危机)

    2009年9月9日,当我从医生那里确认我已怀上了我和老公的爱情结晶时,老公抱着我心情无比的激动。因为三十而立的老公终于可以当爸爸啦!

    老公是公公的二儿子,是婆婆唯一的宝贝儿子。当婆婆得知我怀孕后便马不停蹄地从湖南赶到了中山来照顾我。之前和婆婆相处的日子很少,但经常会听老公提起她的光辉历史,在老公的口中,我知道婆婆是一个很能干的人。

    老公有一个哥哥,如今都四十多岁了,而老公比哥哥要小九岁,公公师专毕业后,一直在郴州市小学任教师和校长,那时公公的工资并不高,但能干的婆婆做过很多生意,肩负起买房和供两个儿子读书的重任,因为公公的工资只够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费,哥哥和老公考上自费大学时,都是婆婆赚钱供他们读书。所以,在我的心目中也一直很敬佩婆婆的。

    婆婆来到我们家后,勤劳的她一刻也不愿停下来,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而我却整天无聊至极,经常老公出去做事时,我都会跟着他一起去,他去处理事情时,我便一个人坐在车上发呆等他。

    有几次老公去客户那里处理事情时,很久都没出来,因为那时有着身孕,经常会想上厕所,而我在车上又实在不方便。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之后,我再也不想跟着老公到处跑了。

    在家无所事事的我偶尔上网小玩一下,不太会玩QQ空间的我一阵乱点之后,一个不小心点到了《知音》传媒集团资深编辑、记者陈清贫老师的空间。看到陈老师在空间里发了一篇招收学生的简章,当时觉得心头一热,要是有机会我也要报名参加陈老师的写作班。

    因为成为一名作家一直是我的梦想,记得从六年前开始,我就对我身边的朋友们说:“二十年过后,等我四十五岁之时,我一定要退休,周游世界,然后写至少十本长篇小说。”

    六年前,我从学校毕业后来到广东打工,那时候,我对写作一直有很高的热情。因为我在学校时,随笔写下的散文,经常都会在校刊上见到,写下的作文和论文也会被语文老师拿到班长读给同学们听。那时的我,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是很自信的。

    然而走入社会后,我曾在一个月内写了六篇记事稿,(其中两篇在朋友的帮助下发了稿)三十多篇散文,三十多篇杂文(自已都分不清该属于哪一类)。写了那么多,我不知道该发到哪里,该发给谁,也就是说对投稿一无所知。

    于是我将其中自认为写得很好的一篇,发给了一家杂志的投稿箱中。等了一个月也没有任何消息,就再也拿不出信心来写作和发稿了。最后,我把所有的文章打包放入文件柜,它和我想写作的心一样,被冰封了起来。直到06年的大年三十,我的电脑被盗。 那些文章也跟着失踪。

    后来,总想写一些超凡脱俗的文章出来,可总找不到那种感觉。每次提笔写了几句。就会觉得文字很苍白没有灵气。有时灵感来时,或者遇到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时,又懒得动笔。直到看到陈老师要收学生的通知时,我那颗沉寂了五年的心又开始活跃了起来。当时的我也只是心动了一下,真正意义上我是一点行动也没有。

    直到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一下醒悟了过来。

    和我经常一起打麻将,并且关系十分要好的一个朋友旭,她的先生开了一家工厂,算得上是个有钱的主,所以我这朋友和我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购物刷卡。没事就打麻将,用广东话来说,就是过着师奶生活。

    然而,谁也没想到当时对她穷追不舍的老公会和她离婚,因为她老公爱上了和她一起打拼事业,格性独立,经济独立并且思想独立的销售部总监。她一次又一次的哭闹后还是和先生离了婚。离婚后,她才发现自已已经十年没工作了,已经与社会脱了轨。

    当她想再次走入社会去工作时,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她变得没有以前那样爱打麻将了,我也很少再进入那样的地方,因为我真的很害怕,再这样下去,有一天我也会和她一样的结局。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和老公离了,那我今后的日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许在经济方便我真的不会有后顾之忧,但在处理事情方便我早已没了自已的主见了。因为我早已习惯了不用思考不用做事的日子。

    我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不爱工作。我之前在工作上一直都雷厉风行的,在结婚前我都是在公司从主任到主管到副总经理的。管理着几百人。公司的管理制度、销售培训等都是由我制定了。我开始怀念工作时的我,开始讨厌起现在的我。我不想再过着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日子。

    对,改变现状,从行动开始。

    我要坚持我的梦想,坚持我的写作生涯。于是,我再次打开了陈老师那篇关于写作培训的报名方式。当我收到陈老师快递给我的《写稿赚钱18技》时,如获至宝,我一口气把它给读完了,并且把重点勾画了出来。

    今后,我不再害怕提笔,也不再害怕投稿后没有回音而感到自卑或者丧气。我要用我的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创造丰富的人生。我要用写稿赚来的钱为自已买房买车,虽然这些我都已经拥有,但是是我自已赚钱买回来的意义非凡。

    我要用我写稿赚的钱为贫困学生交学费。看了陈老师的《写稿赚钱18技》,对写作的方向更加明确,我知道我对写记事稿和长篇小说很有兴趣,我会往这个方向去走。看了陈老师的书,它犹如一颗黑暗里的明灯,照亮了我的写作之路!

    作者:王萍(广东中山),联系QQ:461801934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朝核危机)

    知道陈清贫,要从魔幻星空说起。那时还是个文学青年,虽然孩儿他娘了,但我依然对写作这门功课充满幻想。这时,我的一篇小文被西安一家杂志选上。

    从编辑那里,我知道有个叫做:“撰稿人之家”的论坛。我借用弟弟的电脑,在“撰稿人之家”安家落户。碰巧,版主魔幻星空正发布“我这样走上写作之路”的帖子,从此,知道了这位“先人”。

    我不能常常上网,一来我对网络一无所知,二来家里也没有电脑。对于这份免费的午餐,没能充分享用,直到2009年,《18技》出版,我跑去订购了一本。

    书的扉页上签了作者的名字,并写着祝福的话。我翻开书,却掉出一张作者的签名照片。我捏着这张照片,端详着这位看上去比我还年轻的男人,心想:此人,能让我的写作水准提高吗?

    是的,我是个内心骄傲的人,尽管我的脸上总挂着谦和的微笑。

    于是,《18技》在我的书架中,搁浅了一年多。

    人说要是真有缘分,即便你绕道走,他也会藏在转弯处等你。2011年初春,风吹在脸上,还有些许寒意的时候,我加入了陈清贫写作培训班,圆了与陈老师的这份师生缘,并认认真真地读起了《18技》。

    我一直固守地认为,《18技》会跟其他工具书一样,乏味得没一点阅读美感。可翻开后才得知:此书引经据典,通篇都是些精彩的案例和故事,让你轻松阅读间,就掌握了其中要领。书中图文并茂,细腻之处超乎想象。能把一个工具书写得如此传神,不是天才,便是心血之作。

    对于读书,我非常挑剔。喜欢的书,我会常常翻阅,好似约会老友一样不厌其烦。一个好的作者,定会在书中注入这样的魅力。《18技》就具备这种魅力。当这位老友情真意切地讲述那场《崂山生死约定》时,我感同心受,禁不住潸然泪下。

    再说《玛雅星空》。这本书从现实到梦幻,从未来到现代,上天入地的穿越着,直教我眼花缭乱——说到底,我还是不喜欢这类题材。最后,我把10岁的儿子叫来。

    这小子最近正迷恋科幻类书籍,见我正捧一本雪小禅的《无声戏》。他问:你知道啥叫《无声戏》?我说,不知道。他说,无声戏的意思,就是没戏。

    我说别贫了。送你一本书,科幻的,可好了,去看看吧!

    儿子拿回房间,翻了几页又送回来。

    妈,这是你们大人看的,里面有爱情。

    有爱情怎么了,反正你早晚也得谈恋爱,不如早点学习一下。

    你就不怕我早恋吗?

    我想了想,毕竟孩子刚刚10岁,过早恋爱会影响学习。于是我把《18技》递给他:既然不看《玛雅星空》,就去学学怎么写文章吧!

    儿子瞪大一双QQ眼叫道:妈呀——我还是看那个星空吧!

    作者:粟渔,联系信箱:skbh1970@126.com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朝核危机)

 

    读陈老师的《写作赚钱18技》其实有差不多3年了,那是一次和邻居闲聊时问起最近干什么,有哪些赚钱的窍门之类的话题,邻居觉得我在家那么无聊,而赚钱的心又那么迫切时,给我支了一招 :学习写稿子赚钱。

    我当即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珠炮似的问了几个问题,邻居一时半会也难以回答,就简单地说:给你一个网址,你可跟他系统学习写作,他是我的同事——陈清贫。 

    一个小时后邻居真的给我发来了网址,我也如饥似渴地通读了一遍,从此陈清贫这几个字便在脑袋里扎了根。

    那时是从网上直接阅读,陈老师还没出书,每次读他的写作教战系列时总是对写稿赚钱信心满满,决心大大的,可一旦关上电脑,陈老师的写作知识就离我很遥远似的。

    后来因为家里要装修,要搬家之类的事情,一忘再忘,到今年上半年我觉得自己又是一个大闲人时,再去陈老师的博客,一看,啊?写作教战已出书,而且还有那么多学员朋友。

    看来,我的运气来了,我很喜欢这种做学生的感觉(尽管是QQ文字的形式),不容再错过,6月份便与与陈老师建立了师生关系,认真读了《写稿赚钱18技》,感受如下:

    一、换了角度看报纸杂志 :以前看书看报,只挑选对自己胃口好文章看,跟着感觉走,基本上只看最近流行的东西,什么锋芝离婚、什么经融危机惹得谁又破产了,谁又上了胡润财富榜等等,谁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我为什么爱看,一概与我无关似的。

    读了《写稿赚钱18技》后,我眼里的文章不再是简单的文章,他还蕴含着很多内容,文章其实是有家的——某杂志或报纸;文章是有母亲的——作者;文章还有兄弟姊妹——不同版面;他的幕后还有一个庞大的团队:杂志社、总编、编辑;文章与人一样出版前还需要化化妆等等。

    二、要发表文章,一定得“与众不同”:一篇小稿,写给自己是为了“忘却的记忆”是一回事,和万千读者共享则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某个广告,某个影视剧一样,要想方设法抓住别人的眼球。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紧跟时代血脉的内容,一定得高屋建瓴,不然的话就会淹没在万千稿件中。

    三、怎样“与众不同”:从打标题眼到文章的收尾,此书都有了详细的介绍,对我这般初学写作的人,而且想从写作中赚钱的新手来说,无异于黑暗中突然拧开了一盏明灯。

    四、写了文章,想发表,没那么容易,还得仔仔细细研究一下你的买家的喜好,你的文章穿着打扮是否合时宜,是否对买家的口味?为了多赚稿费多进米米,此书还告诉我们怎样一稿多投,决定它是大稿时,要对着某一主题可劲地写,决定它是小稿时,要毫不留情地删减。

    五、想写作赚钱,首先写身边的人和事,身边的写完了,道听途说写大家的大家,还可以去采访,记忆最深的是到别人家去采访时莫忘了买点礼物,要想写文章赚钱,还要学习做人,提高思想觉悟,以独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总之,读了《写稿赚钱18技》,觉得思维清晰了,遇到想写的内容不再茫然无措了,写稿赚钱好像也不那么遥远神秘了。

    作者:谭青柏,联系QQ:244525640@qq.com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陈清贫教战:写作、赚钱与心法修炼Ⅰ          陈清贫教战:写作、赚钱与心法修炼Ⅱ

 

第四期学员叶知秋:读《写稿赚钱18技》        第四期梁佳韵:听彭彦花同学讲课有

 

第四期学员:听彭彦花讲课有感(选一)        第四期学员:听彭彦花讲课有感(选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