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花了约5天日夜的时间一字一句通读完了《写稿赚钱18技》(以下简称《写稿18技》)。全书分析透彻,通俗易懂,是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权威性的一本好书。
对有一定基础的写手而言,它能大大提高写技,使你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对零起步的人来说,它能指点迷津,指引你点亮特稿创作之路的希望之灯!
《写稿18技》一书,内容精彩纷呈,丰富而又全面。如何真正把其中的知识装进脑子里?我认为,理解+融会贯通+灵活实战+勤写多练,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目的,也才能快速让我们实现发表的梦想!
首先来说,理解很重要。特稿是什么?读了《写稿18技》就会明白:特稿是新闻。特稿是特殊的新闻作品。那么追根溯源,新闻是什么?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具体来说,特稿是具有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5个要素(5个W)齐全的长篇新闻报道。整篇写作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写作角度新颖,写作上要有血有肉、丰满具体,情节要跌宕起伏甚至波澜壮阔,这样才能引起读者共鸣!
没有读过《写稿18技》的人,就不会理解特稿是什么,特稿的要求是什么,特稿需要哪些要素,特稿又是如何谋篇布局……
读了《写稿18技》后,我茅塞顿开,让我重新拾起了断断续续的写作发表之笔,重树信心,重走写作之路!
我出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我一直是湖北蕲春活跃在新闻文学领域的一名写手。但那时苦于没有名师指点,全靠自己摸索走黑道,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在写作发表上,一直处于“小农意识”,一直是误判形势,也没有太大的努力,导致人生的光阴擦肩而过,机遇也擦肩而过。
值得欣慰的是,在我的思想灵魂深处,始终有一个“我要写作”的念头在深深的鼓舞着我!
在我写作极为活跃的上世纪90年代到2004年前后,我用方格纸写作稿件投向电台、报社,笔耕不辍,先后有上千篇新闻、文学作品稿件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刊播。
90年代中期,我杀进了乡镇机关从事专职新闻报道,后来又被推荐进入电视台,由一名农村青年新闻通讯员成功转型为新闻记者,扛了几年摄像机。(现在我在济南采编企业报的同时,另外自己经营了一家影视拍摄制作传媒机构,与我的电视记者经历有关)
在担任记者的几年中,我春天写春耕,秋天写秋播,领导出去跟着领导跑,是擅长“四季歌”的记者写手。以至那几年,“通讯员杨春晓报道”、“蕲春台记者杨春晓报道”……杨春晓这个名字曾一度高频率出现在电台和报刊。
我记得最深的是1996年7月的一天傍晚,我正在家里收听湖北电台《新闻联播》,播音员赵军用他那极富磁性的声音播送:下面请听蕲春台记者杨春晓采写的通讯《农家女娃圆了大学梦》……我听后欣喜若狂!
读《写稿18技》,我觉得首先要理解它很重要。要把这本书的重要“戏份”,进行提纲擎领,挖掘出来。我认为,就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做到真正消化吸收。怎么采访?怎么谋篇布局?怎么写出新意?怎么走上发表之路?
我是实战型的土记者出身,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结合清贫老师的《写稿18技》,我坚持一个简单的理儿:如我找到一个题材了,我就思考如何选角度、选题材,然后动笔写作。
这里,我要结合谈一下我从事常规新闻采写的经历。(特稿与一般新闻采写还是有相通之处)2002年,中央铁道部、文化部等12大部委到蕲春向农民传授种养殖技术。许多记者的导语开头写,几月几日,铁道部、文化部等12大部委来到蕲春县向农民传授种养殖技术……我当时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篇《蕲春农民抢专家》,通篇立足一个“抢”字。
结果,省市县媒体都刊播了我的这篇新闻。另外,我举个湖北蕲春为何成为“教授县”的例子。蕲春台只上过4年小学的台长韩进林(现黄冈名人、作家),曾去采写蕲春县政府组织编写蕲春县志活动。
他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常规的新闻写法,而写了一篇《蕲春堪称“教授县”》,在国家级报刊登载后,使蕲春名扬四海。一般新闻和特稿也一样。陈老师的《写稿18技》中,就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实战例子。如不这样,肯定难以发表!
扯远了,我认为学会对常规新闻写作的认识是写作特稿的基础。什么叫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而人咬狗则是新闻。新闻是一般中找到特殊,平常中找异常。那么写特稿也一样,要用独特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写作稿件才能达到特稿的标准。
《写稿18技》中列举了许多实战例子,包括写小稿。那种空灵、唯美的稿件,我一直是个空白,我需要再学习。不论特稿小稿我坚持一点:要有独特的新意、独特的角度、高度、深度!陈老师的书中讲到“包头空难”例子的采写。
当时各路媒体信息狂轰滥炸,你很难采写到新东西。但是现场一对已经烧焦的死难兄弟,他们紧紧相拥没有分开。作者的眼睛一亮,于是从众多人云亦云的报道中跳出来抓住这个亮点,对死难兄弟家属采访,写出了催人泪下的佳作。你看,视角、题材是怎么来的?人云亦云的东西肯定发表不了。
再如陈老师在《写稿18技》中谈到一个例子:一家兄弟姐妹几人中,老幺身患绝症。姊妹几人拼光家产,在眼看弟弟不久要告别人世,但兄弟姊妹们始终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如按常规写法,正面去写,完全也可写得丰富多彩,那就是兄弟姊妹如何去救老幺,他们之间感情如何深,这样题材老套没新意,那么也就发表不了。
陈老师告诉我们:这篇稿子的角度写作落在兄弟姐妹几人拼光家产救濒临死亡的弟弟,究竟值不值,留给人们一个人性的深沉的思考!前面还加了一段引言,吸引读者。
没有读陈老师的《写稿18技》,没有进行以上这样写技的点拨,距离发表之路就会很远!由此我想到,在我从事新闻的经历看,具备最基本的发现力,是记者或写手的必备素质。
例如某地发生火灾,正面写就是损失了多少财产,死了几个人,独特的写法则有“大火无情人有情”、“救火英雄”或某一受伤者等角度。如果新闻时效过了,采写则采取陈老师说的“最近式”写作方法。
陈老师的《写稿18技》中还谈到如何写导语,如何取标题名,我感触颇深。我曾和同事蕲春台记者洪峰切磋“金字塔”和“倒金字塔”的导语写法。《写稿18技》中,虽然没有提及常规新闻的“倒金字塔”、“金字塔”结构导语,其中说到的导语写作更具有新颖和指导性。相对特稿,导语的写作更加灵活。
再如陈老师讲到标题制作,我受到很大启发,第一次认识了“知音体”标题的写法。在这点上,这本书为我开启了学习新的知识之门。
可以说,《写稿18技》是启迪我恢复振兴写作的启明星!其中的精彩亮点太多!
在如何采访方面,在如何熟悉杂志报纸方面,如何投稿方面等,陈老师都在书中给我们作了详细讲解。这就好比一个小伙子追求一个漂亮女孩,就要研究,她啥性格?她喜欢什么?投稿给媒体也是一样。对此我感同身受。陈老师这本书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从此不再“瞎子点灯白费蜡”,尽做无用功!读了这些内容,就像射箭就会有的方矢不会乱来。
读到这本书的写作心法修炼章节,我感叹:这是所有内容的制高点!一是意会才能开悟,不拘泥死框框;二是要懂得取舍、割爱;三是写作的士气。要求写手要达到所有必备素质的硬功夫,最后才达到这个境界,那就是勤奋修炼的结果。在这个制高点,你就会慨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再如《写稿18技》中谈到画面感语言问题,丰富而具体。其中列举了作者的《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一个中国军人在越南的奇遇》,读后使我茅塞顿开。我还是一个观点:复杂问题变简单化。丰富形象的画面感语言靠什么?靠积累!
陈老师在第一课就提到朝鲜写作例子,指导我们要积累。我在学生时代,总是携带小本子记录精彩段句。现在看来更要养成这个习惯,时间长了,必然妙笔生花!我决定:以后重新这样去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总而言之,读《写稿18技》要真正理解,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光是勤奋写作,写的再多,不掌握其中的门道,何谈发表呢?
我现在济南担任企业报总编辑,这源于我近20年的追求奋斗。在早年,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期以至到2004年前后,我一直受一些成功人士影响,坚持写作发表文章。那些年月一直梦想捧着作品剪贴当上正牌的编辑记者,实现端上光宗耀祖的“铁饭碗”工作之路(后来当了几年记者)。
但由于我误判人生、社会形势,总认为走不出来,我总是写写停停,就像懒散干活的农民弯不下身子,总是没看到希望。
后来,我索性跑到企业打工“淘金”。我的人生从此转型,由写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到哪里,认为只要搞到钱就可。这种认识看来是错误的!
从2004年至今,我尽管写的少了。但我一路走来,归结起来还是靠写作帮了我。被领导发现提拔,是靠写作;被人陷害后起死回生也是靠写作。但由于我老是误判形势,累了就睡觉,闲下来了嘴里却说写作,真正空了就想玩,以至本能都荒废了。要不得啊!
在企业里,在事业单位里,要想出人头地,写作是突围、奋进的最好捷径。读了《写稿18技》,认识了陈清贫老师,我幡然醒悟:我的人生还是要靠写作!人生命运要转变,就要发挥自身特长!
写作改变命运,写作改变人生!这永远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今后的几年里,我要再次燃起写作激情,发扬雄狮、猛虎般的写作精神,继续重走写作路!
作者,杨春晓,联系QQ:652306083,山东济南三株集团《三株新时代》总编

陈清贫教战:写作、赚钱与心法修炼Ⅰ 陈清贫教战:写作、赚钱与心法修炼Ⅱ
第四期学员叶知秋:读《写稿赚钱18技》
第四期梁佳韵:听彭彦花同学讲课有感
第四期学员:听彭彦花讲课有感(选一)
第四期学员:听彭彦花讲课有感(选二)

——签名售书。作者本人这里接受邮购,两书均定价36,邮购价均为40元整(含挂号费或特快专递费,以防收不到)。作者签名,同时赠送最新编辑签名版《知音》两册及作者名片。两书如同时购买,则再优惠10元,合计70元整。
汇款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知音传媒
邮政编码:430077
收款姓名: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