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完陈清贫老师所授2010年第五课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我有史以来听到的印象最深刻、最发人深省的写作经验之谈,它仿佛一帖良药,准确而利索地贴在了我的伤疤处,将躲藏的毒素与细菌吸出,再种下营养的细胞,从而长出新的血肉出来。
关于斯蒂芬.金作为一个著名作家特质的十一点总结,我如数家珍:1、讲故事的天赋,离奇古怪的妙想;2、涉猎颇多,看过的漫画故事足有六吨之巨;3、略掉不必要的语句;4、有想法就大胆写,行文要有幽默感;
5、初稿为自己写,然后的修改、复核是为读者;6、多半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并紧跟时代脉搏;7、每一个作家一开始的创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8、投稿,不断地投递;9、曾经有过不同寻常的经历,走过弯路:迷惘、酗酒、吸毒……10、为一个女人及迷乱的生活写作,女主角一定有她的生活原形;11、生活源于艺术,艺术源于生活。
这十一条说得坦白而有趣,坦率而真诚。没有文学理论中堂而皇之的“清规戒律”,也不是模棱两可的“劝诫忠告”,而是“开口见喉咙”,瑜瑕不掩地径作经验谈,言之琢琢,情之切切。
对于我们这些平时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来说,会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迅速找到许多与之共鸣的内容,从而增添一丝久违的亲切感。
陈老师在课堂上提炼出了这十一条的八点精华,并加以实例进行论述,更让我们拨云见月,茅塞顿开。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在写作的时候长篇大论,夸夸其谈,无病呻吟,往往三言两句就能讲清楚的事,结果写出来就成了老奶奶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原来我都忽略了写作的真谛在精而不在长,“略掉不必要的语句”,这样我们的写作水平才能逐渐提升。比如说,“多半也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生活源于艺术,艺术源于生活”。
其实写作就是生活,每一个平凡日子的流动,都闪烁着无数可以捕捉的光芒。是啊,每个人的人生都与众不同、丰富多彩,酸甜苦辣夹杂其中,写作就是记录生活,是生活的沉淀。
正因如此,赵美萍写出了《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熊英写出了《沧海鹰飞》等等,这些不就是活生生的证明吗?!再比如说,“每个作家一开始的创作总是从模仿开始的”,当然模仿不等于抄袭,模仿是创新是前奏。
陈老师就坦诚在写爱情故事时,文字风格方面,最开始模仿的是琼瑶;而在设置故事悬念方面,学习的则是倪匡(卫斯理)。
接着,陈老师就讲起了倪匡小说中“大亨与箱子”的故事,对于那个箱子里究竟装着什么这一悬念居然困扰了老师的指导员整整五年,想到此,我不免哑然失笑,悬念的魅力竟是如此之大啊。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写作又何尝不是只神秘的箱子呢,它的魔力是我们想揭开又揭不开,揭开了又参悟不透的……
最后一点,是我课后一直在思考的:我们为什么写作?写作是为了赚钱吗?我在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中找到了答案:“写作是为了自我满足,我图的是沉醉其中的乐趣,为的是纯粹的快乐。如果你是为了快乐而做事,你就可以永远做下去。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经”。
是的,为实现自我写作,为兴趣快乐写作。当然,等你真正走上了写作这条路径后,你会发现金钱其实就像路边的野草一样自然地疯长。
作者:危阜军,联系QQ:67082223

陈清贫教战:张琦参加面授后的感悟笔记
学员危阜军:拜读陈老师的特稿新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