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好友闹翻了,男子以3000元向代练转让账号拒绝解绑,法院这样判

标签:
游戏代练游戏账号交易解绑手机充值游戏玩家 |
分类: 法律 |
游戏玩家都知道许多热门游戏有买卖游戏账号的,一些玩家充钱多了想脱坑,或者一些玩家工作忙没时间玩,但是游戏花了不少钱就想卖掉账号回点血。那些持续几年的爆款游戏,玩家每天上线看到最多的就是土豪玩家转卖账号,一些网站还专门开设了买卖游戏账号的中介服务。但是,游戏账号买卖也存在很大风险,不同地方的两个陌生人通过社交账号进行交易,有的付了款,出卖人不按照规定提供游戏账号解绑手机号;有的是账号解绑转移给了买家,但是,买家迟迟不付款。游戏运营商也时常发公告警示玩家,不要私下交易游戏账号,否则责任自负。
云南昭通市巧家县00后男子杨某某是一个职业游戏玩家,在给浙江诸暨市的游戏玩家邵某某代练过程中,相互成为朋友互加了微信账号。能够找游戏代练的玩家都是土豪玩家,一般充值都在数十万以上,后来邵某某说不想玩了,杨某某就支付了3000元购买邵某某的游戏账号,但是邵某某一直拒绝对游戏账号解绑,造成游戏账号始终处于邵某某名下。杨某某向法院起诉要求邵某某要么解绑手机号,要么退还3000元。法院判决邵某某向杨某某返还3000元。为何法院没有判决邵某某解绑游戏账号呢?
云南巧家县00后男子杨某某因喜欢玩游戏,就从事游戏陪练代练的活动,在给浙江诸暨市的游戏玩家邵某某陪练代练过程中、双方互加了社交账号和电话号码。2021年9月28日,邵某某表示想玩别的新游戏,这个游戏账号准备转卖。杨某某知道邵某某的账号在游戏里充了很多钱,战力也是榜一位置。经过讨价还价,邵某某以3333元的价格将其名为“007无间”网易游戏账号转让给杨某某,其中333元算作当天的游戏陪练费,杨某某将剩余的3000元转款交付给邵某某,但此后邵某某却迟迟不办理该游戏账号换绑手机号。
2022年8月11日,杨某某向法院起诉,要求邵某某协助杨某某办理“007无间”网易游戏账号的手机绑定,若不能绑定的,则邵某某退还购买款30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杨某某与邵某某协商购买邵某某所有的游戏账号,达成一致后杨某某向邵某某支付3000元用以购买案涉账号,但杨某某实际并未获得案涉账号所有权,也无法使用。现杨某某要求邵某某退还其为购得案涉账号支付的3000元,理由正当。邵某某经该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依法可作缺席判决。法院判决:邵某某返还杨某某款项3000元。
邵某某认为一审法官通知开庭时间有误,造成其没有出庭参加庭审,上诉要求改判。双方之间并没有买卖账号的合同,杨某某一会说3333元账号转让费,一会又是欠其13333元,邵某某已经转了很多钱给其,而且杨某某也说“我的就是你的”,即使买卖账号是事实,杨某某也应当承担充钱养号的一半费用。
杨某某辩称,账号是邵某某卖给杨某某的,但邵某某一直未将案涉游戏账号换绑,而且据杨某某了解,该账号已经另行转让给他人了。如果当时邵某某把游戏账号转给其,会使邵某某无账号,因此杨某某就同意邵某某可以继续一起共用该游戏账号一段时间,才说了“我的就是你的”那句话。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双方之间微信聊天记录内容及转账凭据等证据,确认邵某某与杨某某已达成案涉游戏账号的买卖合意,内容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认定该合同合法有效。杨某某已支付价款,邵某某亦应履行交付游戏账号所有权的相应义务,现邵某某直至杨某某提起诉讼仍没有履行合同义务,导致杨某某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符合法定解除条件,杨某某主张返还已支付价款于法有据,一审判决予以支持并无不当。
2022年11月11日,浙江绍兴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邵某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驳回上诉。
游戏陪练、代练在热门游戏中比较常见,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需要支付陪练、代练费用的玩家,这个只有土豪玩家才这么做;还有一种是喜欢玩游戏,但是不想充值或者没有多余的钱充值就在游戏中帮充钱玩家免费代玩游戏,这样既满足了个人玩游戏的需求,不用充钱就能玩高战力游戏账号。还有一种玩家是游戏公司找的职业玩家同时玩多个账号,游戏运营方或者代理商充值,这些玩家充当托,在游戏中欺负低战力充钱玩家刺激充值。
杨某某一方面自己喜欢玩游戏,另一方面还想替人代玩游戏赚钱,也是职业玩家的一种形式。玩游戏的人容易沉迷、上瘾,但是杨某某能做到替人代玩,又兼顾赚钱和自己喜好,这个如果没有沉迷,那就是定力很强。这起事件表明,邵某某感觉到自己充了很多钱,大部分时间是杨某某在玩,后来说游戏账号卖给杨某某但又不解绑手机号,本质上是邵某某想让杨某某负担一些过去的充值资金。邵某某把账号卖给第三人表明其转卖游戏账户的真实性存在。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游戏过程中认识的网友关系并不牢靠,玩游戏过程中一些玩家之间发生民间借贷,或者转账代充游戏事后反悔的法律纠纷不少。异地游戏玩家之间没有多次见面就网上相互交易,买卖游戏账号或者自己往来风险很高,玩家们要慎重选择。幸运的是杨某某知道邵某某的住所地址,否则网上交往的朋友没有明确地址,法院是不受理案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