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子因楼上窗户坠落索赔5万元,房主称大风造成的,法院判了

(2022-11-24 11:54:24)
标签:

高空坠落

精神损失费

砸伤

行人

大风

分类: 法律

行人被高空坠落物体砸伤可以获取赔偿,这个赔偿是以行人出现人身伤害,去医院就诊为依据的。如果行人没有被坠落物体造成明显的人身伤害,就没有足够的依据向物体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要求赔偿。有人疑问难道平白无故被高空坠落物体砸了,疼痛好几天就算了?法律上除了金钱赔偿,还有赔礼道歉的方式。如果说高空坠物砸到行人没有伤,又找不到物体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那只能行人自认倒霉了。女子因楼上窗户坠落索赔5万元,房主称大风造成的,法院判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是意外事件中遇到伤害,在找不到侵害人的情况下,受害者自己承担事件的后果。高空坠物和高空抛物的情况在生活中时有发生,高空抛物属于故意行为危害性更大,造成行人人身伤害较为严重时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而高空坠物一般属于疏于管理,或者受到风吹等情况下的意外事件,物体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北京市海淀区一女子在某小区遛狗时,楼上的玻璃窗户坠落,摔到地上,惊吓到了女子,业主下楼后迅速陪女子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支付了检查费用。该女子没有人身伤害,但是女子以高空坠落窗户受到惊吓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房屋主人赔偿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法院驳回了女子的诉讼请求。为什么女子被惊吓到要求精神损失被拒绝了呢?

202157日中午,北京打工的甘肃籍女子王某某在某小区遛狗时,高层住宅2308房屋住户的窗户从高空坠落,王某某听到声音后往前跑,窗户在其身后坠落到地面。当日,王某某被送往北京电力医院就医,崔某某妻子陪同,并支付全部医疗费用。2308房屋的住户崔某某是租住房屋的住户。202142日,崔某某与承租人就租住2308房屋签订军队住房租住协议书,但是,崔某某对房屋装修后并未入住。20211216日,崔某某办理退租手续。

王某某称掉落的窗户是崔某某弄窗户、搞卫生而掉落的,崔某某对此不予认可,称是当日风大将窗户吹掉的,其并未摆弄窗户。王某某称其在事发楼宇住户肖某家做保姆工作,每月收入9000元,因此事休息两个月。王某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崔某某支付误工费16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并书面赔礼道歉。

王某某申请物业公司员工到庭作证,窗户掉下后除了吓到了王某某还砸坏了车,王某某当时浑身发抖,嘴唇发紫,眼睛有红血丝。该工作人员到2308房屋内进行查看,发现掉落窗户的窗台上有铁片、小铲子和钢丝球,屋内为装修状态,并拍照留证。证人称当天确实有大风,事发之前住房管理单位把每套房屋的窗户、门、暖气都拍照回去汇报,说要统一更换,事发之后进行了统一更换。

法院认为, 现有证据无法证实出此事件给王某某造成的具体损害后果,不能证明给其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以及误工事实,崔某某通过负担医疗费用的方式已就给王某某造成的损害承担了赔偿责任,王某某提出赔偿误工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并书面赔礼道歉,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法院对此不予支持。法院判决:驳回王某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王某某坚持认为,崔某某家人弄窗户、搞卫生,直接导致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2308号房屋的窗户坠落,给王某某造成了极度的惊吓,精神上受到巨大刺激,不能仅仅以现有医院检查结果,就认定没有给王某某造成具体损害后果,以及没有给王某某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和误工事实。王某某请求二审法院支持其诉讼请求。女子因楼上窗户坠落索赔5万元,房主称大风造成的,法院判了


二审法院认为,崔某某作为2308房屋使用人在装修期间发生窗户坠落,应当对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窗户坠落后,崔某某妻子陪同王某某到医院检查治疗,并承担了全部医疗费用,在现有检查结果无法确定给王某某造成其他损失的情况下,王某某应对主张的损失承担举证责任,但王某某所提交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其主张。2022114日,北京市一中院终审判决,王某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驳回上诉。

这件事情很清楚就是楼上窗户坠落后惊吓到了王某某,砸坏了旁边的车辆。当天确实有刮大风情况,房屋住户是否在擦窗户并不明确,但是,逻辑上说刮大风擦窗户似乎不太可能。关键的问题是玻璃窗户没有砸到王某某,王某某没有因此受外伤。同时,住房夫妇及时将王某某送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并没有发现身体受到伤害。

实际上高空坠物在责任不明确的情况下,是无过错责任,物体所有人,管理使用人承担责任。王某某不需要证实崔某某家人在擦窗户,只需要证实身体伤害程度就可以。精神伤害是看不见的东西,无法证实,如果不是身体受到较为严重的伤害,我国的民事责任中很难要求精神损失。不可否认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精神恐慌,失眠,抑郁等症状,但是这些情况如果没有医院诊断证明的情况下,法律上是不认可的。

民事责任是填补式补偿,受害者受到损失才能要求赔偿。这种民事赔偿制度可能不能完全补偿受害者的伤痛,但是这也是促成民事纠纷走向谅解、和解的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避免激化升级。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件事情说明,民众是不能以受到惊吓为由,要求精神损失和误工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