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子要求返还25万元,中间人称托关系办事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判了

(2022-11-13 11:43:57)
标签:

找工作

同学关系

委托合同

无效

公序良俗

分类: 法律

通过熟人关系找工作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实际上熟人是一种引荐、推荐行为,对用人单位来说,通过熟人推荐,引荐吸收员工也是用工的一种途径。正常的人事关系是多渠道不拘一格的招贤纳士。但是,在托熟人找工作过程中也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一些高薪行业的岗位供不应求,很多人参与竞争,有人就希望通过领导关系干预走捷径加入高薪企业工作岗位。这种情况下就是以不正当关系参与人才市场竞争,违反法律规定存在法律风险。女子要求返还25万元,中间人称托关系办事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判了


一些人给中间人大量资金,让其帮助进入某些高薪企业的工作岗位,如果中间人没有办成事,给钱的人能否要求中间人返还收取的请托费用呢?辽宁省沈阳市一女子给朋友25万元,让朋友帮助其儿子去航空公司做飞行员。最终,朋友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把女子的儿子实现进入航空公司做飞行员的目标。女子起诉要求朋友返还25万元,法院判决委托行为无效,该朋友返还收取的25万元。然而,女子的朋友却说给请托人财物的方式办事违反公序良俗,不受法律保护,法院不应当管这事?

辽宁沈阳市70后女子颜某某、张某某是要好的同学关系,张某某社会人脉关系丰富。颜某某儿子邹某某想进入航空公司做飞行员,就委托张某某为其办理航空公司飞行员工作。201919日,颜某某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向张某某转款25万元,张某某于当日出具收条一份,内容是收到颜某某人民币25万元(贰拾伍万元),如果没办成25万元(贰拾伍万元)如数返还收款人:张某某201919

航空公司的招聘活动结束,颜某某的儿子邹某某没有被录用。颜某某以张某某未完成委托事项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某返还25万元,并赔偿损失13532元。

法院认为,颜某某、张某某之间已形成委托合同关系,其委托张某某办理的事项违反了就业公平竞争原则,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违背了公序良俗,故颜某某委托张某某办理航空公司飞行员工作的法律行为无效,张某某因此收取的25万元,应予返还。法院判决,张某某返还颜某某25万元。

张某某认为法院不应当管理这事,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是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不应受法律保护,而不是法律无效的行为。同样的事例,法院以违反了公序良俗不受法律保护,裁定驳回了起诉。而且张某某收到25万元以后,已经将款项转给了第三人请求代为协调关系。

颜某某辩称,根据双方书面约定,在张某某无法完成委托事项的情况下,应全额返还25万元。基于多年同学之间的信任,才委托张某某办理儿子的飞行员工作,并通过平安银行转账25万元。颜某某的儿子为此也辗转多个城市参加飞行员的体检、治疗、面试,错过了三年多的青春年华,孩子的年龄也已达到招考条件的上限。即便是违背了公序良俗导致合同无效,张某某也应当返还25万元。

二审法院认为,25万元是颜某某请张某某办理航空公司飞行员的工作岗位而支付,双方约定的委托事项,违反了就业公平竞争原则,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违背了公序良俗,一审法院基于此认定颜某某委托张某某办理航空公司飞行员工作的法律行为无效,并无不当。张某某应予返还因此收取的25万元。20221028日,沈阳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张某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驳回上诉。女子要求返还25万元,中间人称托关系办事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判了


为什么要给中间人大量资金让其帮助找工作呢?说白了这些钱属于疏通关系的资金,暗藏腐败风险,即便是通过一些企业熟人关系对应聘人员予以适当照顾,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单纯的推荐人才,没有利益输送,走正常的人才招聘录用程序,这个没有什么危害。一旦存在利益收买,正常的人员录用增加了主观情绪,这就非常有害了,尤其是国有企业情况下,可能涉嫌腐败问题。

张某某辩称25万元已转给了办事的第三人,言外之意,事情没办成,第三人没有把钱退回,她也不需要退钱,这种说法成立吗?从委托关系来说,颜某某的25万元是给张某某的,而且约定明确办不成事,全额退还。从法律上讲,委托事项违反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收取的财物应当返还。至于张某某说钱转给了第三人,那是她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问题,与颜某某之间的委托关系无关。

按照张某某的说法,给请托人财物托关系办事情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属于不正当竞争,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不是合同无效?这种观点如果成立,是不是意味着一些人可以理直气壮地以帮人办事为名收取他人大量财物了?反正办不成事的情况下不受法律保护,委托人也无法通过诉讼途径追回?

这种说法肯定是有问题的,收人钱财通过关系渠道办事,合同无效是民事责任问题,但是如果说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就是涉嫌腐败犯罪问题。夸大办事能力,收取他人财物办不成事情,还可能涉嫌诈骗犯罪问题。所以,给中间人财物托关系办事法律风险很大,要慎重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