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市王彦律师对铁道火车票“站票和座票”同样价格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表面看来,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实,这就是极其不公平合理的事情。不用问为什么? 铁道部肯定是说不清楚的。但是我们也要反过来向例外一个问题,铁道部是什么单位?而列车客货运输又是什么单位?
按照现有的体制,铁道部是行政机关,而旅客运输企业是公司。只不过铁路运输企业是垄断行业。这样垄断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定价时被纳入了国家的管制范围。也就是说垄断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定价权在国家法改委手中。
垄断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定价问题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容易侵害民众利益的一个问题。民众深恶痛绝的是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是不断的上涨和上调。每次都是由于成本上涨和企业亏损等问题。听证会成了名副其实的涨价会。还别说有人还不服气,说“听证会并非都是涨价会”,大言不惭!
垄断行业都是国有性质,正面临着改制经营的问题。过去国有垄断行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造成了很多亏损。而同时垄断行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却高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多倍。改制后,垄断行业依然以“企业改制前的运行成本”来作为企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依据。在此垄断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越来越高。
铁路运输行业的情况也是如此。那么铁路运输行业的成本到底是多少?而铁路运输企业需要多少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才是科学合理的?这些都是需要被明确的。否则,不能搞清楚铁路建设的成本:包括投资回收的年限,客货运输的收益,铁路的维护成本,客户运输企业的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成本不能公开的话。很难说清楚铁路旅客车票的定价依据和公平合理性。在此铁道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定价是依法进行的,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公平合理。而旅客可以说,不公平不合理,站票如何能和座票一样呢?
但是不要忘了一个事实,任何一张旅客“站票”,都不可能是站到终点站的。列车繁忙季节可能少数旅客列车会发生 持“站票”旅客站到终点的问题。平时是很少有这样的情况的。在此,如果仅仅以这个时间的“旅客持站票”事实作为所有“旅客站票”都站到终点的全部推断也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
如果说旅客的站票降低了一半的费用,那么是不是买“站票”的人都要始终站着回家? 当列车出现大量空位时,“站票持有者”仍然不允许座。还有如果孕妇和老人,以及残疾人士等“持有站票”是否也要一直站下去?
我们不但要考虑一个公平问题,还要考虑一个社会公益和责任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所有的列车不买站票。但这样的情况下,铁路运输企业会以淡季无人乘坐列车大量空余座位的情况,来作为列车定价成本来考虑车票价格。最终导致旅客车票在很高的价位运行。就像飞机票为什么那么高?就是因为飞机票定价不是以满员为基准,而是以平均的上座率作为定价依据的。
换句话说,如果铁路运输企业的火车票价格是以列车的平均上座率来定价的,考虑了站票因素,那么今天的“站票”和座票问题不存在任何不公平的问题。但是,如果运输企业定价时,列车平均上座率没有考虑“站票”因素,那么“站票”和座票的价格差异应当体现。至少在节假日高峰时段应当实现“旅客站票”价格一定下浮,平时“旅客站票”不可能一路站行可以不下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