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奥运人家”真正“人家”化
(2008-08-09 20:05: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著及其他 |
据媒体报道,奥运期间,部分北京四合院将作为“奥运人家”对外国游客开放,许多外国游客将作为普通北京市民的客人入住传统的四合院,感受真正的北京民居生活,体验独特的北京民俗文化。
这种利用民居接待、分流大型活动观众、游客的做法,在国外是司空见惯的,此举既可以缓解赛会期间酒店、宾馆的接待压力,又能够充分挖掘新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越来越风行。北京旅游部门的这一做法,可谓与国际潮流接轨。
奥运会是竞技比赛,更是全世界友好交流的大舞台,赛场上的较量,对锦标、成绩和明星的追逐,仅仅是奥林匹克的一个侧面,来自全球四面八方的人士利用这个机会欢聚一堂,不同种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了解,是奥林匹克更大、更深远的意义。作为东道主,利用“奥运人家”这种特殊形式,让更多的外国朋友深入了解中国、北京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从而对中国社会产生更直接、更客观的印象,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众所周知,由于准备充分,奥运期间北京宾馆、酒店业的接待能力十分充足,选择“奥运人家”的外国朋友绝非因找不到旅馆,而在民居将就,而是为了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原汁原味的北京民情。中国是开放的,中国社会是胸襟坦荡的,中国和北京的老百姓是热情好客的,只要组织有序,管理得体,引导得当,让“奥运人家”真正“人家”化,让外国朋友感受到真正的北京,真正的奥运,真正的奥运中北京,让他们近距离、零距离地和普通中国人互动、交流,感受真正中国社会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苦辣酸甜,所起到的效果,恐怕胜过无数精美的宣传手册和苦心孤诣的千言万语。有关方面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真正体味开放“奥运人家”的初衷,不要让乘兴而来的外国朋友,在“奥运人家”里仅仅感受到“消毒”后的民俗。
在国外,类似的家庭式住宿接待,其价格均要明显低于普通宾馆、酒店,仅比帐篷营高一些,我们看到,此次“奥运人家”每天的接待标准为50-80美元,和高档酒店相比,可谓价廉物美,但和国外的价差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奥林匹克决不仅仅是富豪的盛会,而是全球所有人的嘉年华,历届奥运,都有许多来自各国的普通人、甚至穷人,采用开车、骑车甚至步行的方式赶到赛场,亲自体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快乐,并感受东道主的热情和民俗,“奥运人家”这种独特的接待方式,不仅应给更多外国朋友以新奇,更应给他们以应有的方便、实惠。
北京奥运准备期长达数年,但会期却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中国的好客、北京的开放,却不应随着奥运的落幕而有所减弱。在国外,类似的“家庭旅馆”并非仅在大型活动期间才有,平时也遍地开花。已经开放20年的中国,物阜民丰,各地风俗、人文差异很大,仅仅在奥运期间、在北京开放“奥运人家”,显然应该只是开放的第一步,应在此基础上,逐步敞开全时段、多地域的“民俗之家”、“中华之家”。
“奥运人家”此时此刻早已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希望这种特殊的接待形式能促进中外交流的深入化、常态化,也希望“奥运人家”真正“人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