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的币值魔术:能被抹去的只有零
(2008-08-04 19:43: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著及其他 |
津巴布韦的币值魔术:能被抹去的只有零
——抹去15个零只不过是一个不算高明的街头魔术,既不能改变市场供应不足的现状,也没有消除货币供应量过大的症结
津巴布韦元恐怕是世界上最神奇的货币了:从2.5亿元面值的钞票(5月5日发行)到5亿元(5月15日发行)的仅用了10天,而从5亿元到1000亿元(7月21日发行)仅用了两个月零6天。还没等全世界对这张古往今来地球上最大面值货币啧啧惊叹几声,7月30日,津巴布韦中央储备银行行长戈诺(Gideon Gono)便庄严宣布,津巴布韦币制又改了:自8月1日起,津巴布韦货币后面将“抹去15个零”,也就是100亿津巴布韦元,兑换1津巴布韦新元。
值得注意的是,戈诺使用了“回归”而不是“改制”的词汇来形容这次货币大变局,也就是说,津巴布韦央行承认,两块面包标价1元,显然比标价100亿元体面得多(7月初的数据)。
这次变大为小的新币改,上距1000亿元巨钞发行不过10天,事实上早在26日,币改的口风已从中储行传出。据称这次币改系中储行向政府提出的建议,目的在于“解决该国在货币、金融、统计方面的困难”,津巴布韦官方报纸《哈拉雷先驱报》则称,这是政府应对和解决高达2200000%的通涨的有力措施。
的确,津巴布韦的通涨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2000年,该国年通胀率为55%,2001年为112.1%,2002年猛增至198.93%,2003年598.75%,2004年132.75%,2005年585.84%,2006年1281.11%,2007年66212.3%,除2004年因货币改革一度让通涨率回头外,几乎是年年加码,且越来越呈无法控制的态势。
巨额通涨成因固然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仍是内因,是政策失误所造成的经济凋敝、供应量不足,和错误限价政策所导致的黑市猖獗,据《津巴布韦独立报》7月31日报道,至7月15日,津巴布韦政府的国内债务已高达790.6万亿津巴布韦元(旧币),4个月内上涨了7417.5%,与此同时,外债为4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算很高,但这更多应归结于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或因制裁、或因惧怕风险,而纷纷绕津巴布韦而过,而非政府控制有方。年初穆加贝政府制定了发行2150万美元1年期国债的政策,以应付手头拮据,然而这些钱对津巴布韦的经济颓势如杯水车薪,却反过来加剧了政府的债务危机。
不仅如此,由于经济凋敝,工厂、公司大量倒闭,失业率高达80%,政府税收收入锐减,不得不采用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办法饮鸩止渴,据《津巴布韦独立报》报道援引当地分析,今年的货币供应量可能高达600000%。
显然,如果经济和财政的颓势不改,市场和商品供应的死局难破,高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未除,津巴布韦的通涨就难有刹车的一天。抹去15个零只不过是一个不算高明的街头魔术,既不能改变市场供应不足的现状,也没有消除货币供应量过大的症结,这样的“回归”或“改制”充其量只是让统计部门少了很多因“丢零”所造成的失误,让售货员省却数钱的烦恼,让领薪者不至于再手抱肩扛地领薪水、买柴米油盐,却丝毫无助于改变经济的颓势,更无助于改变津巴布韦人的命运:这个曾是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国家,在失去了货币上的15个零后,“一掷千亿金”买一块面包的少了,但人们还是很难对其手里的钱抱持信心:2006年,津巴布韦央行曾以同样理由,抹去其货币上3个零,但“缩水”了的货币不到一年时间就再度膨胀,并最终创出世界纪录——要知道,如今的通涨率,可是上一次的1717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