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钗黛孰美?略谈红楼梦的写法和读法

(2015-05-25 10:25:09)
标签:

杂谈

今天主讲的题目,《青春大观园》,这是我在香港出的一本书,是我谈《红楼梦》的第二本书,在内容上跟第一本书《红楼本事:当贾环爱上林妹妹》比较一致,只不过那本书是选本,这一本书是修订后的全本。

《青春大观园》,从整体线头和主要内容上跟《红楼本事》一致,主要是讲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梦》背后的一些东西,我试图把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并且以非常清晰的线索呈现给大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是从文本出发,同时又用了一些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

这一点上,有网友曾经质疑过,就是你既然是文本研究,你怎么能以文本中没有出现的东西作为你的依据呢?我这本书的写法本身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古人对小说是非常重视的,小说不仅仅是作者自己世界的展现,同时是对外部世界的一个再次展现,在他的再次展现中,呈现了他完整的三观和他的等级序列、世界秩序。如果作者自己的世界是非常完整的,逻辑自洽的,他的小说也会呈现一个逻辑自洽的完整世界。当我们用这个观点去考察《红楼梦》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本书是不完整的,它的不完整从表象上来说,红楼梦本身是一部个没有完稿的小说,另一方面从故事的线索来说,它是或隐或显,一方面读者看到它故事没有讲完,另一方面又隐隐约约感觉到作者好像暗示了所有人的结局,已经规定了他们命运的走向。这就是小说的写法。

我们读者读小说不仅要知道它是怎么写的,同时要知道怎么读。如果知道了小说的写法后,就知道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要有很多讲究的地方。如果小说的写法和读法被你了解,被你掌握,再回头去看红楼梦,你就会发现《红楼梦》这本没完成的小说里面埋藏了很多东西,等着你用更加科学、深广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你就可以看到《红楼梦》的全部故事,作者埋伏在书中的所有内容、故事真相,人物心理,性情,都会完整浮现出来。

我不知道来的读者里,对《红楼梦》有多熟,但是我很清楚从红学诞生至今,快300年的时间内,《红楼梦》几乎是汉语世界的第一大谜题,这一谜题的风靡程度,引人困惑的程度,可以说无可替代。不管是国学大师也好,红学大师也好,周汝昌和冯其庸两位老先生,他们都没有办法解决《红楼梦》里这些人物的结局、归宿和人物关系。包括贾母到底是喜欢黛玉还是宝钗?贾政为什么那么讨厌宝玉?贾政和王夫人、赵姨娘的关系等等,这些东西历来众多纷纭,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作为专业的读者,我们知道,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对于同一个故事来说,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线索是作者通过文本一步步已经规定好了的,所以他的谜底肯定有一个比较靠谱的,比较接近真相的标准答案。但是回到红楼梦,不管是大家、小家,还是小读者,这么多年来,不管你是翻了几遍或者看了几页,你都会觉得自己掉进了关系的汪洋大海,觉得这里面很多东西说不清。

我这两本书试图把一些说不清的东西说清楚,通过分析前80回的文本,试图给大家一个相对比较靠谱的解释。这当然是妄念了。可是话说回来,不做些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呢。我自是不敢说我能明确说出这些人的命运,而且我的解释不一定符合曹雪芹的本意,但是我自己可以把它说得很圆,而且说的很漂亮,这一点我是自信的。陈丹青老师说过一句话,我很受用,他说说得对不对不是第一要紧,至少要说得漂亮,那才是像样的体面。我对正确不抱奢望,但是对说的漂亮有趣有自信。更何况在我给出的结论和证据之间,读者是可以拿到逻辑链条的,这些逻辑证据恰恰就存在于前八十回的文本中。

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对于《红楼梦》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我们可以就具体问题展开讲述,这样比较有针对性。

【听众:】谢谢黛老师,现在大家普遍都很喜欢林黛玉,对她褒多于贬,对于宝钗就是贬多于褒。我个人比较喜欢宝钗,我不知道黛老师是喜欢宝钗多一点,还是黛玉多一点,为什么?

【黛琪:】我不敢说喜欢哪个多一点。

曹雪芹本人对女性是非常欣赏的,所以他自己说,他要给闺阁立传,写这些女子的“小才微善”,历历有名,不可湮没。这些人虽不是史上有名之辈,但是她们小才微善不应该被淹没。

我们知道女性从古至今是没有名字的,女作家没有自己的房间,女人生小孩,但是小孩并不跟女生姓,女性是被湮没的。女性在家庭中是附属于男性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于家庭中每一个人,这是女性的过去时。

在曹雪芹的时代,女性和社会的冲突已经非常厉害了,因为个人意识在崛起。在《金瓶梅》里,潘金莲她如果有自主权力,她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自己的身体,她就不会落到那样悲惨的下场。《红楼梦》以非常优雅的笔调,讲述这些女子,她们非常有能力、有本事,可以治家,可以立业,但是她们被控制在家庭中,她们出不去,她们既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也不能帮衬家里,既不能独立,也不能齐家,她们只能寄生在别人的船上,如果别人的船倾覆,她们的命运也就完了。

曹雪芹笔下就是这样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同时他也提到,男性也没有自主权,个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权利的,个体也没有选择权,大家要死一起死,不管男女。他唱的就是这样的时代挽歌。

而“钗黛”之间,你更喜欢谁?从《红楼梦》一出来,就有两派,钗派和黛派;而且有趣的是两派并非是因为黛玉如何如何而爱黛玉,宝钗如何如何而爱宝钗,而是为了给她们争取做宝二奶奶的资格。黛派要宝玉娶黛玉,钗派要宝玉娶宝钗。他们对宝黛的爱不是出于黛玉宝钗各自的生命意识和风度来爱的,而是出于工具化的前提和目的,就是看谁给宝玉做老婆宝玉获益最大。钗派觉得黛玉小心眼,又爱生病,身体不健康,适合做折腾的情人或女友,不适合做老婆。黛派觉得宝钗做人圆滑,又懂得讨好贾母,又懂得讨好黛玉,又懂得讨好宝玉,还懂得讨好王夫人,还要去给袭人当差等等,她做人太有心机,给宝玉做老婆宝玉会很辛苦。这里面对钗黛的爱是各派自己代入宝玉的身份所进行的功利性选择,它更加说明了当时以及现在女性的真实处境。

当然红楼梦是小说,而且是非常浪漫的现实主义小说。他写女子们心性中超脱的美妙的那些东西,写男子的堕落与无能,而宝玉是最无能的一个。他有这个观察存在心眼里,这些世俗的工具的眼光,是曹雪芹所不屑的。

钗黛的冲突主要来源于高鹗那一部分的续写。高颚的续写中说黛玉有痰疾,经常吐痰,还吐血,大家就形成了黛玉身体不健康,是一个病美人。高颚的续写中说宝钗夺了黛玉的位置,黛派就更加厌恨宝钗。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因为通行文本是这样的,但是从曹雪芹本人的眼光来看,肯定认为她们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即使有其短,也不是大是大非,不是大奸大恶,而且有她的可爱之处。因为宝钗虽然心机多一点,但是她为人可谓圆滑厚道,譬如说湘云就非常仰慕她,依赖她,说如果我有这样一个姐姐,父母都没了都是可以的。像贾环,姐姐妹妹们都不跟他玩,但是宝钗的丫头就跟贾环玩。

宝钗是非常有母性的一个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会很喜欢这样的人,我们不会讨厌她。至于黛玉,我们也不会讨厌她,她长得美,非常幽默、聪明,家世很好,为人处事有雍容的大家风度,而不是小家子气,她又非常讲究生活的细节和品位。黛玉与宝玉的关系上,因为宝玉太依恋她,她后来就老避着他。大家读书一定要读得细,她是非常讲身份的,不仅出身尊贵,并且在处事上也很尊贵。宝钗跟人说话两边一望,看着没有人了就会说悄悄话了。黛玉不这样,有时候她还避着宝玉,也不说小话。所以她们各有其长,各有其短。

曹雪芹虽说写了一个非常浪漫的爱情故事,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他塑造人物性格非常贴合他们的身份和心境,也非常贴合他们所在的环境。如果设身处地的想,如果你是黛玉或者宝钗时,你就会觉得她那样做是无懈可击,并且也不得不如此的。因为她们每个人不仅仅负担着自己的命运,还负担着家庭的命运,她们绝对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女子,她们身上的担子非常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