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贤良女子曾经人尽可夫

(2013-07-03 15:11:33)
标签:

诗经

文化

黛琪

分类: 今文观止

曾经人尽可夫

黛琪

《葛藟》诗曰:“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这诗是说女子出嫁到男家,离开了自己的兄弟父母,到一个陌生的家庭,把男子的家庭当做自己的家,叫男子的父母为父母,兄弟为兄弟,但是男方父母不把她当亲女,男方兄弟也不把她当姊妹,对她置若罔闻。古代男娶女嫁的单边婚姻制度对于女性,确实是付出良多,收获少少。怪不得《螮蝀》中,为人父母者要呼天抢地:“那出嫁的人儿啊,真不知道她的命运如何呢!”

 

旧道德中的贤良女子,无非是出嫁前做娘家的女奴,出嫁后做婆家的女奴。尤其当礼教、理学盛行之后,按理学家的安排,女子还要做夫家一切人的下等人——这真是相当残忍不合人情。女子的权益和地位下降到整个社会的最底层,女子的心理和生活,必然受到极大的压抑。

 

当然,这样的压抑是有时代性的。在最初的婚姻时代,夫妻的感情,远远及不上兄弟父子那样的血缘之情。所以战国时代,还有母亲教导女儿,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么,天下人皆“人尽可夫”,这是血缘压倒夫妻伦理的现实写照。到后来小家庭逐渐兴起,夫妇关系在伦理上才有了压倒血缘之亲的可能。到现代的核心家庭,其正常伦理便是夫妇第一,子女第二,而父母第三,兄弟姐妹不能干涉插足彼此的家庭关系了。女子的婚姻地位,总算有了一点保障。

话说回来,在男娶女嫁的单边婚姻制度下,女子为什么要嫁给男子呢?人情世故,有很多很多的不确定啊,女子毕竟是有些吃亏的呢!所以,男子求婚,不仅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关雎》),讨女子的欢心,还要举行盛大婚礼,建筑新房,“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鹊巢》)。我是筑巢的喜鹊,而你才是要住进来的斑鸠!——看到这,你有没有想起,农村的老父亲为何要给儿子们盖房娶媳妇,娶一次媳妇盖一次房;为何进了城的丈母娘对房子念念不忘,为何那么多的女子一定要有房才能嫁。

 

晶报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