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月9日 再谈玄奘怎么走西行路

(2006-10-09 16:20:10)
分类: 黛琪游历@新西游记
其实,仅仅用吃苦两个字来谈玄奘如何走西行路是远远不够的。玄奘西行,最重要的精神,在于四个字:为法忘躯。在于无我执,忘我,不计生死,不计名利,不计虚荣抑或艰险,一心求法,一往无前。
 
玄奘西行乃是偷渡,昼伏夜出,绕道远行,屡被擒获,惟信念烛照,未惧牢狱之灾。
 
得石磐陀相从,结果石磐陀不能承受孤寂艰苦之旅,竟然对奘师拔刀相向。奘师坦然无惧,得以平安相别。
 
到了高昌国,国王麹文泰崇信佛教,欲留奘师在国。奘师执意西行求法,绝食明志,麹文泰且感动且惭愧,乃约为兄弟,隆重礼送奘师出境,并写国书,请求沿路各国予以护送援助。
 
奘师所经过的西域境内诸国,崇信教派林立,并非佛教独大。奘师每到一地方,必详细考察其神祈外道,僧尼信众。奘师信仰佛教,但并不排斥呵责各类外道,对于别人的宗教信仰善加持护,不曾诋毁。这些也是他在沿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能得到欢迎礼遇的重要原因。
 
奘师在天竺游历,渡恒河时曾遇到一伙杀人祭神的强盗。他们选中奘师来祭神,正欲动刀,风浪大做,奘师得以脱难。
 
奘师在摩掲陀国,受戒日王万分礼遇宠信,曲女城辨经大会上,奘师展露了自己游学多年得来的无上心得,以一个异域僧人的身份,其佛教学养取得了全印度高僧大德的认可信服。戒日王以半国之礼苦留奘师,奘师则执意东归,要把自己所学到的法门,传回东土。
 
奘师历尽千难万险,回到大唐,万千风光,不必细述。奘师人品学问根柢,向来能得周围人的爱戴膜拜。太宗皇帝也三番五次,劝其还俗,许以优礼,辅佐国事。奘师皆婉拒。
 
奘师后得窥基为弟子,窥基出身侯门,不愿意吃苦,不遵佛门戒律,不守酒肉色戒,时称三车和尚,载酒肉美女三车之故也。奘师也一一答应。后窥基领悟得道,终皈依持戒,成唯识宗二祖,共宏佛法。
 
奘师之为人,太宗赞曰:“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他不以艰苦退缩,不以虚荣滞留,一心一意,为求正法。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