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月1日,紫阁有缘亲奘师

(2006-08-01 23:53:11)
分类: 黛琪游历@新西游记
8月1日,草堂寺 紫阁寺
 
今天一大早,我们去拜望草堂寺、紫阁寺。
 
草堂寺在户县圭峰之下。远远可望见终南山绵绵不绝的山影。正是清晨,鸟鸣啾啾,蝉声依依。这是最近以来所经过的最幽静典雅的寺院,其清静超过了少林初祖庵。其实寺院虽小,形制仍然完备,山门之后,钟鼓楼分立两侧。天王殿、大雄宝殿齐齐整整。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的大佛像二弟子,是鸠摩罗什和玄奘像。默默行礼。
 
鸠摩罗什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经过漫长旅途,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我所读过的教科书里面,关于中国文明史,没有提到他。我自己读过的书籍里面,涉及不多。佛教的传入中国是很明确的,但是如何传入,如何发育,如何引起了鸠摩罗什的兴趣,一至于要不远万里来到长安大译佛经至死方休,令我有了极大的探究的兴趣。鸠摩罗什的父亲本已出家,却被相中作了另一国的驸马,于是鸠摩罗什就成了龟兹王子。但是他依然投身弘法大业。来到长安,不仅带来大量佛教典籍,同时也带来了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今天户剧和秦腔中,被称为“西凉调”的,就是他带来的曲调。户县民俗红白喜事中有一种吹“龟兹(音guizi)”的“龟兹”乐器,就是他带来教习四方的。
 
草堂寺是三论宗祖庭,十四世纪,日本人根据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花经》创立了“日莲宗”,至今不衰。日莲宗还来此拜祖庭,立了很多碑塔,送了一尊木雕鸠摩罗什像。此来一路上看到日本人和韩国人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很大。但是,看的多了,我就忿忿地想,日本人最该捐助的,是给中国人修漂亮实用便于借鉴推广的好厕所。
 
看到了烟雾井,“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有灵感之气氤氲。紫薇在别处是不香的,在这里就很香,有白紫二色,颇可寓目。还有木槿花,白朵紫芯,暗香馥郁,忍不住掐一朵吃了。还看到两株极大玉兰花,正在结果,这花在我的故乡被叫做旱莲,极为罕见。方丈大师说它叫做玉兰,验证了校长的玉兰等于旱莲的推理正确。园子极清静,满地青苔,野鸽子、小鸟时来嬉戏,有猫眯五只,在太阳底下晒皮毛,懒洋洋地,有时来抢我的面包。猫咪吃素,显得很是清瘦。
 
但是,不管是法宝还是舍利塔,还是烟雾井,还是那些玉兰,我觉得,都“不够神圣尊严”。不知道为何有这种感觉,而且这感觉与香火无关。只是觉得黯然。黯然得很。
 
顶着正午烈日,我们步行两小时去紫阁寺。艳阳方炽。旷野吹来热辣辣的风,村间道路晒得白花花,一点树荫也没有。穿着衬衣戴着草帽快步前行,我生怕自己中暑,一边走一边抹着百花油,牛虻、舍利王不停地来咬人,一眨眼工夫,小腿上已经坟丘垒垒。
 
说来好运,走了半小时,到了一个小桥歧路,一边歇凉,一边琢磨望哪里去。忽看见个小伙子骑摩托车过来,问了道,他正要上山。于是央其载我一程。到了他的单位门口,我下来找了个树荫坐着等同伴,山风飒飒,半溪风月,正在沉醉,他们上来了,车也上来了,于是搭便车上山。但山路是不能直到紫阁寺的。过了两个土桥后,我们一起下车步行上去。
 
彼时太阳正厉害。我们走走亭停停,沿一条大溪边路上山,只见山势越来越陡,小路曲折盘旋,倒也不难走。走了几停约有五里路,一眼看到塔,在群峰翠屏间熠熠生辉。
 
这是我们此行最重要的一次,跟玄奘法身遗骨的接触。
之前,我们已经到了大雁塔,他译经的主要场所。玉华宫,圆寂的地方。兴教寺,埋骨之塔。而紫阁寺,却包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一个难以言喻其价值和影响的发现。一个耸立近千年的沉默昭示。
为什么冒着太阳走那么远的路上山,也许心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无法言表的答案。
 
玄奘法师圆寂后土葬在白鹿原,三年后迁葬在兴教寺。唐末黄巢起义兵进长安引起大规模骚乱,曾发塔掘宝一无所获。法师遗骸即下落不明。从此沉埋的秘密在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后露出真容,户县紫阁峪农民郭明金家附近的山坡上,大量的唐塔碑石构件被冲刷出来。在他家周围的平地上,以前的庙基清晰可见,而附近的摩崖石刻又显示,这是尉迟敬德作为主要功德人募集修建的唐朝七层舍骨塔。湮灭千年的紫阁寺浮出了历史黑洞,紫阁寺终于被确认,这里埋葬了玄奘法师除去头顶骨之外全部遗骸的地方。
 
我们上山时候已经接近下午。山涛阵阵,溪流溅溅。紫阁峪四面是山,中间一峰独秀,舍塔就建在峰顶,看上去塔身就像立在一枝荷花之上,挺拔矫健。阳光照在紫阁峪四面德山壁上,山壁辉映出闪闪紫光,宛如青莲映着霞帔。回首望去,下面的山麓一望无际就像屏风,隔断了红尘叶割断了世俗的侵袭。
 
几乎就在刹那间,我心中就认定,这里,一定是埋藏玄奘法师真身的舍塔!这白龙沟、这白马沟、这神仙路、这无主唐塔无名无姓却如此风神俊秀紫气逼人……玄奘法师,一定会埋骨在此……
 
青山何幸埋舍骨,紫阁有缘亲奘师。
万峰捧出碧莲花,大道清静总无言。
 
后记:
在山上盘桓半日。吹了满襟清风,看了几多山色,见农人若干,亲切询问“女子,要不要茶水汤饭”,颇感温软。吃了人家许多新鲜黄瓜番茄。
 
是夜天黑后方下山,泉边清流潺潺,白石如玉,青山如黛,安稳沉默。举首见新月半出,星汉灿烂,仰视良久,喜悦难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