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谙世事,亦难有共鸣

(2013-04-27 11:51:13)
标签:

文化

分类: 生活

这一周算是地震后时期,焦虑时刻都在心头。总担心一直会有的余震。但也慢慢想清楚了很多事情,包括想一想停下来,可能换一条路。这一周可以被记录的除了地震,还有又连接起来的一些关系,但也是时有时无,我并不在意。因为这三年,我回来后,我的社交好像没有和这座城市发生过一点的关系。因为我觉得好像已经不适合在这里了,所想之物,所见之人都是过客,心里的怨忿都以一种极度厌恶这里的方式在进行?这可能就是我很焦虑的原因,因为无法去拥抱这里的生活,因为我觉得这种生活或者存在的方式都不是我想要的,更不要谈去热爱。

 

昨晚浪费了时间去看了一部电影,赵薇的“致青春”,本来以为可以是地震紧张周期间的一个转移,却发现事实差强人意。我在这里就不说电影本身的不好了,各种不到位。我是想说,我和文化语境的疏离和隔阂。很吊诡的是,我完全无法接受中国式情爱电视电影的这种虚情假意以及肆意铺陈,难道我看了太多西方的文化和文明,对于自己的文化语境已经产生了天然的排斥?这真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因为这会让我陷于更大的自我痛苦之中。因为裂口愈来愈大,自然和这个locality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张,稍微有一点排异,我就能感觉出来。所以昨晚我很愤怒,愤怒是因为看电影本来是很舒服的事情,但是在此城变得如此闹哄哄,电影开始,后面大声讲话的人都一直在肆无忌惮地讲着,而且这种讲话还持续了整整一部电影。期间各种剧情透露,自以为是的评价,根本不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低俗和没有教养——这就是大多数人在此城的作为,所以让人失望和生气。如果我们没有在其他文明城市看过电影,也就算了,现在就出现了这样非常尴尬的自我两难处境:我无法容忍这种没有素质和教养的人一直存在在你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而且毫无规则感可言——四川,就是一个毫无规则感的所在。

每日,我从走上地铁开始,和这里的人开始有了接触,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都让我异常绝望。此城相当low,真是各种low,没有办法的low,但是改善的可能几乎没有。地震又一次检验出了一种无序,体制的混乱,没有信任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由于冷漠到忽然需要关心的被动作态,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和所在,想一想真是相当可悲!

 

说回昨晚的电影,我已经在微博上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不满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不看华语电影(不包括我喜爱的香港导演的片子)很久,对于电影中那些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明星我真的一概不知,我一直到看完电影都不知道韩庚是谁,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所以我无法有共鸣,因为在这些演员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被座位后排的几个素质低下的女人一直品评的时候,你就特别想离开影厅——因为你发现,你在这里缺乏文化语境,还有就是,你明显觉得自己和她们的异常不同。

 

关于赵薇导演的这部戏,我的看法是:

 

1. 这部电影有很多问题:演员台词牵强;关锦鹏"蓝宇"式的冗长;镜头语言混乱(童话色彩梦境超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镜头语言的胡乱叠合使用);刻意煽情等。我当初觉得关锦鹏做了这部电影的监制,编剧是李樯,我还是很期待的,毕竟当年李樯的《孔雀》让我喜欢。看来赵薇确实到不了顾长卫的那种地步!我觉得这种戏太浅,我最不喜欢这种粗浅了,谈情说爱,拿给法国人拍,就是另外一种味道。赵薇这戏是拍给中国的大众看的,但中国的大众也已经很聪明了。对于我们学电影的人来讲,希望看到学院痕迹,可惜了赵薇和郑洞天老师学了三年,赵薇应该没有时间学习吧。永远记得2007年5月左右,在北京电影学院等郑老师给我签出国推荐信的那个下午!郑老师依然和蔼,依然非常健谈,依然对于香港电影有很多读到的意见!郑洞天导演是我当时电影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老师,也是我当年电影学硕士论文答辩的主席,我至今记得郑老师在我硕士答辩的时候问我的问题,是关于王家卫导演的作品中的“上海情结”。

 

2. 演员的角色是最适合赵薇的!导演确实是天生的,学习只能解决技艺上的问题,观念是学不到的。今晚看电影有两个题外话:此城确实各种low,影院里好不热闹!我确实和周遭没有办法沟通,回来三年我愈发生疏,难得去一次影院却以极度厌烦告终!二是我不关注王菲很久了,天后传奇只存活于九七前,这似隐喻?她选男人一个比一个糟糕,自从她回归北京后,就更加的让我觉得没有风格了。这难道是香港的隐喻吗?当然出于个人关系,王菲为赵薇的电影唱主题曲很好,这是片子唯一的亮点。

 

3. 赵薇在拍这部戏的时候还以为分镜头是摄影干的事儿!我都怀疑三年电影学院研究生是怎么上的!我都想问郑洞天导演了,她的导师。只是大家都不好说。戏里杨澜韩红什么的也非常做作!所以是圈内玩票儿!确实承认又被天后忽悠了。声音还是美,青春却早已无!我的微博不关注天后有一年多了,因为不关注也会从朋友三四那里看到转发。天后的微博太欢乐,正如坐在影院我身边的本地观众把赵薇的电影当喜剧片来看了,确实有笑点,但我们观影态度和诉求却显得低级可悲——那是因为体制所致,大多数观众的观影经验都是非常粗浅的,没有看过商业片之外的其他电影类型。最后我觉得,电影就是给大众看的,我还是在国内坚持看我的盗版DVD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地震
后一篇:看片日记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