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猫在村里
老猫在村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79
  • 关注人气:3,1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水日建议:卖块地,中水问题就解决了

(2010-03-22 09:15:35)
标签:

杂谈

分类: 猫村闲聊

今天是世界水日。北京市2001年即出台通告,明确要求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或回收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新建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必须建设中水设施。但目前开通中水系统并正常运行的不到20%,大量小区中水系统瘫痪。(据《新京报》)

    用中水既环保又便宜,而且明明已经有了设备管线,但却仍然在使用宝贵的自来水,每年冲掉四个昆明湖,这是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中水价格太便宜了,供应中水的各个环节,不挣钱。市政企业觉得投资大,收益小,小区物业觉得这是赔本的买卖。帐算出来,中水的成本(2.4元/吨),比目前的自来水价(2.8元/吨,不含污水处理费)低不到哪去(据说自来水价格也倒挂),总不能中水比自来水还贵吧?所以要提高中水的水价,就得提高自来水的水价,提高自来水的水价,就得听证,老百姓又承受不了。于是——这事扯皮了。于是,已经有的设备因为不使用而瘫痪,造成更大浪费,与环保初衷背道而驰。
    这就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干什么,都得把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梳理好了。不过且慢,帐真算得那么明白吗?中水设备费用,业主已经分摊了不少,这个时候就要问问,政府财政是不是也应该拿出来一些呢?把这些钱补贴到企业中去,设立制度,专款专用,不就解决中水价格倒挂的问题了吗?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谁该为环保埋单的事儿。一说用电紧张,就惦记涨电价,一说用水紧张,就惦记涨水价,实际上,是在让老百姓多承担环保的成本,多付出能源短缺的代价。在世界水日来临的时候,北京已经宣布试点阶梯水价,水价已经开始上升了。都这样了,要是中水跟着涨价,老百姓肯定不同意。
    想尽快地破解迷局,政府也应该做些付出。中水价格是1元/吨,政府每吨补贴1.5元,大家不赔了,肯定有积极性。北京市每年用掉1亿吨中水,就算更多,补贴也超不过2亿元,卖块地就回来了。
    要低碳,就有人组织跑步;要节电,就有人号召关灯一小时;要节水,就有人在街头画立体画……但仅仅有宣传是不够的。环保事业不能变成秀场,更不能变成涨价的借口。更多的时候,需要实打实地出力。
    国家环保局曾称,申奥成功后,北京花掉1200亿元用来改善空气质量,这说明只要下定决心,中水不是大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