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汽油涨价的经过,充满了戏剧性,前天发改委又出来辟谣了,说端午节前根本没说过什么汽油不涨价的话,端午节前媒介报道的是假消息,是造谣。
节前说涨价造谣,节后说不涨价造谣,太有趣了。
关于油价,以前也多次出现造谣的事情,发改委辟谣都成了习惯了。最邪门的一次,有人冒充新华社记者造谣,真名真姓地说,汽油要涨价。结果新华社猛辩白,记者没发过稿,各级负责人也没审过稿。那事儿就相当蹊跷了,那怎么偏要冒充新华社的张三李四呢?难道是和他们有仇?
这一次,所谓谣言的出处,成了“中国之声”了,也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不过和以往比,这一次的辟谣有许多奇特之处,罗列如下:
1,以前的谣,百分百说是汽油涨价,害得大伙去排队,交通拥堵。这次的谣,却是不涨价。邪门,目的是什么?难道有什么正常人想不出来的企图?
2,以前的谣,头天造了,第二天就辟了。这次,中间隔着四五天。大伙都骂了半天了,发改委才说,那是谣言。
3,是发改委端午节放假了吗?也不对啊。5月28日端午节当天,发改委负责人还对新华社记者说,端午节不涨价,但6月难说呢。这至少说明,有值班的啊。
4,汽油涨不涨价,关系到国计民生,也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形象,关于它的谣言,可一定要仔细追查啊,谁该负什么责就得负什么责。这是随便说说的吗?可很奇怪的是,发改委为什么只辟谣,没有进一步追查的动作了呢?至少我知道,以前造谣的,好像还给过几天拘留呢。
有时候看着看着,都觉得汽油涨价这样的消息,属于娱乐新闻,今天晴明天雨的,具备了娱乐新闻的所有要素。要么以后让娱记跑发改委?
大家生气,骂骂咧咧,是因为讨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嘴脸,一边当着世界什么强,一边哭亏损;一边报着利润,一边要着补贴;一边雇着专家们逼宫,一边苦着脸哭穷;一边喊着和国际接轨,一边要着比美国还高的价钱……全是花帐,从来不说明白,就知道问国家要钱,问老百姓要钱。那嘴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原来以为他们哥俩还有一爸爸,叫发改委。这回明白了,不是爸爸,顶多也就是一捧哏的。
其实涨价降价,不都有制度在那放着么?还放什么风,打什么预防针啊?
还有专家说,成品油涨价是在挣富人的钱。这是信口雌黄。不说城市里的上班族,咱们就说说夏收的农民、运输的卡车……汽油涨价,会带着全体人民跟着多花钱。又有专家说,这次涨得还不够。真牛B你就往高了涨,涨到你不“亏”了,你爽了。你看会引起什么后果。
最后说一句,关于汽油价格的谣言,社会影响太大,增加的是老百姓的麻烦,毁的可是政府声誉。所以,这次不能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过去了,真要是造谣,得依法处理;可要不是造谣,那也得还人清白,中央电台的牌子,可是延安时期就打造的,我觉得比发改委要值钱得多。
到最后,得把话说明白了,对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