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作协忘了自己的章程?

(2007-09-28 20:23:52)
标签:

时事评论

分类: 猫村闲聊
 

中国作协忘了自己的章程?

2007年,400余人成为中国作协新成员,其中“80后”作家10人,争议最大的郭敬明也位列其中。推荐郭敬明进入中国作协的是著名作家王蒙和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由于郭敬明有抄袭的“不良记录”,他加入中国作协引起很大争议。

加入中国作协,乍一看挺难的,因为除了要有作品以外,还要由地方作协推荐,或者由两名中国作协成员介绍。许多写作者或者年轻人有着影响广泛的作品,却不得其门而入,这也让作协饱受诟病。也许作协是想改变形象,变得更亲民更时尚一些吧,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大刀阔斧地吸收会员,这才有了“郭敬明入会”事件。
人们批评此事的原因,是因为郭敬明曾经的抄袭事件。两年多以前,北京市的法院认定郭敬明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了庄羽的《圈里圈外》。在网络上,郭敬明姓名字母的组合“GJM”,也成为代替“抄袭”、“复制”的新语言。一个有抄袭前科且被法院认定的人,堂而皇之地“破格”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并且还由重量级人物推荐,这不可能不引起人们的非议。
对此,推荐人王蒙表示,作协入作协是“入行”,不要求记录“清白无瑕”。显然,这是把作协看成一个简单的行业协会了。但身为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的王蒙先生可能忘记了,中国作协章程里有明文规定:“本会会员如严重违反本会章程或有严重违法行为、触犯刑律,经本会书记处通过,停止或取消其会籍。”就算退一万步,郭敬明抄袭属于王蒙所说的道德范畴(实际已经被法院判定违法),那么他拒不执行法院终审判决、拒绝道歉,则应该属于“严重违法行为”。这样的人加入作协,从逻辑上如何讲得通呢?
更具有荒诞意味的是,郭敬明的“入行”,经过了个人申请、推荐、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中国作协书记处召开会员发展大会投票等一系列程序。这说明对于作协的性质、作协的章程,正在被作协本身忽视或遗忘。其实,即便是作为普通行业协会,也会审查会员是否有违法行为,新会员的加入是否会给协会带来负面影响,更何况作家生产的,是对人们的精神起作用的特殊“产品”呢?
忙于追求改变形象,萝卜快了不洗泥,缺乏对申请者的细致审查,是这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在郭敬明入会已成既定事实,这只能说明相关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感淡薄。他们自己把自己放在了火山口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