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猫村闲聊 |
说说文学呗
我读的书少,有一段几乎不怎么读书。虽然说现在在读,但读的都是比较通俗的,为诸位大师所不齿。再加上我记性不咋地,小时候背的古文都忘了,外国人名也记不清楚,所以一在局上看见高举高打拼大师名字的人,就特自卑,缩在一边不说话。这远不如上大学的时候,一帮写诗文的兄弟们聚在一起侃武侠好玩,也不如我们现在在鬼话QQ群里,天天八卦YY有意思。
是不是有文化的人,聚在一起都得谈业务啊?不那么一本正经行吗?你们不是经常混歌厅或者酒后摸摸人家小姑娘手背啊?怎么说起话来,就像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呢?也许,这就叫人格分裂吧。
现在说文学。正经点。
为什么突然说起文学呢?因为最近出了好多关于文学的观点,和我这样的俗人的印象大相径庭。我真的有点受不了了。我对文学的理解特别简单,就是能反应群众疾苦的,真实生活的,受大家的欢迎的文字,我觉得这就是文学。比如我们老唱流行歌曲啊,那天广播里突然放“妹妹找哥泪花流”,我听着真亲切。这歌流传了好几十年了吧,还觉得挺好听。我就觉得这歌词是文学。如果它要能流传两千年,那它就是《诗经》,《诗经》就是当年的流行音乐啊,老百姓唱的,你能说《诗经》不是文学?
流行歌曲那么多,歌星层出不穷,所以我还以为文学欣欣向荣了呢。所以突然有人说中国文学死了,中国文学是垃圾,我就特别接受不了。这话可都是中外大名鼎鼎的文学评论家说的。文学评论家什么的干活?那是一言九鼎盖棺定论的人,说出句话来能砸死人。有人说文学评论家是太监,自己不会办事儿,却知道怎么能把事儿办好了。这话我可不同意,简直是太不严肃了。写作文和办事是一回事吗?不是。既然不是,那么文学评论家也不是太监。再说文学评论家好多都能办事,也有好多不爱往风口浪尖上显摆呢,不能以偏概全,咱恨的不就是这个嘛!
说远了,回来说垃圾的事情。当时我觉得这个观点偏颇,但也能理解。毕竟大家看的东西不一样嘛。就好比有人总是吃馆子,比如老去万龙舟啊香港美食城啊或者什么特牛的私家菜馆,随便一盘拍黄瓜就敢要几十块钱的。觉得不好吃了,说一句中国菜是垃圾。他平时不去小馆子嘛,以偏概全了。其实小馆子里有好菜。但你不能要求评论家们和我们一起去麻辣烫。生活的境界不一样,接触的人不一样,看的作品也不一样。像我,混到四张了贩夫走卒一个,我就满足于去钱柜K个歌,人家只去天上人间的,自然有着和我不一样的观点。理解万岁吧,和谐社会吧,这事咱就忍了不说,其实也没什么损失,小老百姓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但是呢,又出了点事情。这次说话的据说是个恐怖文学大师。他说,中国恐怖小说家没有争脸的,包括他自己。这回我又接受不了了。说自己不争脸咱理解,你干吗说大家都不争脸啊?就好比我,我经常说我自己无一技之长,所以要谦虚谨慎,但我从来不会说所有男人都是窝囊废。这以点及面,以偏概全,也太过分了吧?
他为什么得出这个观点呢?因为:“第一,出身不好。现在写恐怖小说的人,基本没有哪个是过去在文学界有成就的作家,转型写类型小说。更多是一群网络写手,匆匆上马,成就了一个草台班子,文学素养缺乏,技术不高。要写出优秀的恐怖小说,需要高智商。”我就奇怪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出身论啊。写个恐怖小说还得先当有成就的作家,啥逻辑?这不是倒着来吗?网络写手就不行?就文学素养缺乏技术不高了?就没高智商了?我就觉得这是昏话。网络上的小说的确有写的不好的,但也有写的好的嘛。你这一句话把大家全毙了,不太合适吧?
再看看第二个理由吧。“第二,都是利益惹的祸。因为恐怖小说有着巨大的商业性,很多人急功近利,萝卜快了不洗泥。浮躁成风,很少有人真正沉下来,认真思考创作方向。某些作家一旦发现自己的书好卖了,立即一本接一本地出版,渐渐都写‘皮’了;作家们之间互相不交流,而且‘窝里斗’,互相攻讦。一些人在出版新书的时候,挂出‘万国旗’,见驴杀驴见马杀马,哗众取宠,不过是为了多卖几本书。”啥叫浮躁成风呢?是不是某大导演一拍一个叫《窗户》的电影,咱就立马写本《窗户》呢?写太快可不就“皮”了吗?平时谁都不搭理,一出新书了就说别人智商不行,这叫“窝里斗”吧?就叫“见驴杀驴见马杀马”吧?
要真是这样,我和大师一起,鄙视之!
还有第三呢。“第三,调查恐怖文学的读者群,80%是14—20岁之间的学生,他们就是市场的代名词,市场设定了恐怖小说的深度极限。作家们为了迎合这个读者群体,一味追求刺激,缺少深刻的思考和积极的引领。”没错,我最讨厌的就是这个第三的,一边说恐怖小说要分级,一边在小说里写强J犯的那话儿有多大,这太不仗义了。
唉,说半天,这回真觉得有点垃圾了。我还是有点糊涂,这网络文学到底算不算文学啊?要不算的话,那古人写的这笔记那笔记的,还有荷马史诗什么的,不都差不多吗?仅仅是那时候没电脑,就写纸上了。还有那个在三陪场所写的那么些个词啊诗的,现在咱孩子们不都背着呢?怎么还有好多人说这是佳话呢?是非都乱了。
那啥东西才叫文学?
算了,不说那么多了。说也说不清楚还给别人做宣传。
要我自己判断,这中国文学正百花齐放呢。我看网络文学不错,多闹腾啊,好得很不是糟得很!我就喜欢杂七杂八,道在矢溺嘛。谁说将来这里面不出个把文学家呢?谁知道一千年以后哪本小说能流传呢?那么多人看,群众欢迎,群众欢迎就是好东西。这个文学就是不能自绝于人民。
其实呢,也没人想自绝于人民。人家这么说,只是想高于人民而已,毕竟出书了嘛。那啥,一出书就得色,得色完了再装一装。这套路,用了好几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