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猫村闲聊 |
给孩子留多少钱合适
我还没有孩子,不过这个问题我可想过不止一遍了。假如——我有一个孩子,我还把他(她)给养大了,那么让他独自面对风雨人生路的时候,身上带多少钱合适呢?
遥想当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身无分文。其实我在上大学以后,就保持着每月只问家里要50块生活费的习惯了,月末比较惨的时候,买一盒50支装的大公烟就对付了。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比较惨,有时候是全宿舍揭不开锅,便你三毛他五毛地凑,然后来一大包简装方便面,装在一个长条的塑料袋里。现在我每次去超市买卫生纸,一大包10卷的那种,就会想起当年的方便面。
我毕业后,是下定决心不再问家里要钱了。所以我就只靠着工资生存,月底实在扛不住,会问同事借10块,发工资后再还。这养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每当手头紧缺的时候,并不会慌,总觉得日子再难也不会比以前更难。所以有一阵我没工作的时候,收入很少还要供养房子,紧张得连家里的零钱都给搜罗出来花出去了。即便在那个时刻,我都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但这样白手起家的日子,也给我带来了不少难处。最典型的对比是,我的一个朋友,没有大学学历,但父母给他准备了一笔钱,也就是10万块。他工作两年有了一定经验后,辞职了,用这10万块钱办起了公司,从此走上了与我不同的生活道路。十几年过去,我依旧还在算计工资的多少和版税的高低,而他,已经开始用钱来买我的稿子了。他给父母的回报也比我更多:我是根据手头的宽裕程度,给父母一些钱。而他已经带着父母去过夏威夷了。
想到这些,我就在琢磨,以后我要有了孩子,要给他留10万块钱,也许还要多些,总之够他办起一个公司来,这样能减少很多人生的挫折与弯路,也让他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摆脱给人打工的命运。这笔钱在交给他的时候,一定要说明用意,至于孩子领不领情,是用这钱谈恋爱还是旅游,买彩票还是喝酒了,那就不关我事,反正我的责任是尽到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一问可不得了,我发现和我想得一样的人还真不多。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了,他们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是爱怎样就怎样,把孩子送出国上学,还打算负责操办婚事,没钱了就无偿支援。别以为这样的父母都是大款,其中有很多人,自己是勒紧裤腰带生活的,现在的教育成本有多高大家都知道。另外一个就是,孩子工作前尽量支持,工作以后就打算一个子不给了,凭什么呀?不劳动者不得食。
要把各种不同的意见捋出个对错来也不容易。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各家也有各家的秉性,各家的孩子自己照料,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但有一条,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奢得简直令人发指,开着车去上学还互相攀比。也许这样做泡妞更容易吧,但开车这事儿我知道啊,一旦开上了,就不容易下来了。我知道有孩子是怎么找工作的,开一跑车到了单位,对人事部的人说:“工资多少我无所谓,给我安排一车位就行了。”
这种人以后能不能自立起来,说不准,难保有一天人家会突然开窍,醒悟了。不过现在和许多刚工作的孩子交流,我的确有困难的感觉。比如,他们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买房要多少钱,谈恋爱要多少钱,消费要多少钱,要是想买辆汽车呢,那又得多少钱……就算首付父母帮着交了,可那也有很多的亏空啊。这么一笔笔算下来,如果薪水满足不了要求,就打算跳了。只是跳来跳去,天下的乌鸦基本都是一样黑的,所以,只好忍气吞声,只好有怨气,只好继续依赖。有人说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有点道理。都在想自己的事,要是把精力多放点在对自己前途的安排与努力上多好,这样没准能挣得更快一点呢。
要说80后的孩子都这样,也不尽然。认识一个小朋友,从小在父母开的饭馆里帮着张罗,不仅知道人间冷暖,还接触各色人等,最重要的是,有了什么都不怕皮实。到了新单位,苦的累的烦的都不怕,不仅会去争自己该得到的,也知道前提是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得更出色些。这样的孩子,其实也很多。父母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并不重要,勤劳和韧劲,便是最大的财富。刚认识她的时候我还怀疑她是否真承受得了一切,到了现在我就明白了,她能行。
所以,给孩子留豪宅别墅也好,或者一毛不拔也好,或者像我这样打算让孩子少上一个艰难的台阶也好,都不能算错。但要是没留下点坚忍和耐心,没留点经历风吹雨打的承受力,那才是真错了。指望不知敬畏深浅的孩子做更大的买卖,过更幸福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遥想当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身无分文。其实我在上大学以后,就保持着每月只问家里要50块生活费的习惯了,月末比较惨的时候,买一盒50支装的大公烟就对付了。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比较惨,有时候是全宿舍揭不开锅,便你三毛他五毛地凑,然后来一大包简装方便面,装在一个长条的塑料袋里。现在我每次去超市买卫生纸,一大包10卷的那种,就会想起当年的方便面。
我毕业后,是下定决心不再问家里要钱了。所以我就只靠着工资生存,月底实在扛不住,会问同事借10块,发工资后再还。这养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每当手头紧缺的时候,并不会慌,总觉得日子再难也不会比以前更难。所以有一阵我没工作的时候,收入很少还要供养房子,紧张得连家里的零钱都给搜罗出来花出去了。即便在那个时刻,我都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但这样白手起家的日子,也给我带来了不少难处。最典型的对比是,我的一个朋友,没有大学学历,但父母给他准备了一笔钱,也就是10万块。他工作两年有了一定经验后,辞职了,用这10万块钱办起了公司,从此走上了与我不同的生活道路。十几年过去,我依旧还在算计工资的多少和版税的高低,而他,已经开始用钱来买我的稿子了。他给父母的回报也比我更多:我是根据手头的宽裕程度,给父母一些钱。而他已经带着父母去过夏威夷了。
想到这些,我就在琢磨,以后我要有了孩子,要给他留10万块钱,也许还要多些,总之够他办起一个公司来,这样能减少很多人生的挫折与弯路,也让他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摆脱给人打工的命运。这笔钱在交给他的时候,一定要说明用意,至于孩子领不领情,是用这钱谈恋爱还是旅游,买彩票还是喝酒了,那就不关我事,反正我的责任是尽到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一问可不得了,我发现和我想得一样的人还真不多。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了,他们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是爱怎样就怎样,把孩子送出国上学,还打算负责操办婚事,没钱了就无偿支援。别以为这样的父母都是大款,其中有很多人,自己是勒紧裤腰带生活的,现在的教育成本有多高大家都知道。另外一个就是,孩子工作前尽量支持,工作以后就打算一个子不给了,凭什么呀?不劳动者不得食。
要把各种不同的意见捋出个对错来也不容易。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各家也有各家的秉性,各家的孩子自己照料,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但有一条,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奢得简直令人发指,开着车去上学还互相攀比。也许这样做泡妞更容易吧,但开车这事儿我知道啊,一旦开上了,就不容易下来了。我知道有孩子是怎么找工作的,开一跑车到了单位,对人事部的人说:“工资多少我无所谓,给我安排一车位就行了。”
这种人以后能不能自立起来,说不准,难保有一天人家会突然开窍,醒悟了。不过现在和许多刚工作的孩子交流,我的确有困难的感觉。比如,他们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买房要多少钱,谈恋爱要多少钱,消费要多少钱,要是想买辆汽车呢,那又得多少钱……就算首付父母帮着交了,可那也有很多的亏空啊。这么一笔笔算下来,如果薪水满足不了要求,就打算跳了。只是跳来跳去,天下的乌鸦基本都是一样黑的,所以,只好忍气吞声,只好有怨气,只好继续依赖。有人说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有点道理。都在想自己的事,要是把精力多放点在对自己前途的安排与努力上多好,这样没准能挣得更快一点呢。
要说80后的孩子都这样,也不尽然。认识一个小朋友,从小在父母开的饭馆里帮着张罗,不仅知道人间冷暖,还接触各色人等,最重要的是,有了什么都不怕皮实。到了新单位,苦的累的烦的都不怕,不仅会去争自己该得到的,也知道前提是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得更出色些。这样的孩子,其实也很多。父母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并不重要,勤劳和韧劲,便是最大的财富。刚认识她的时候我还怀疑她是否真承受得了一切,到了现在我就明白了,她能行。
所以,给孩子留豪宅别墅也好,或者一毛不拔也好,或者像我这样打算让孩子少上一个艰难的台阶也好,都不能算错。但要是没留下点坚忍和耐心,没留点经历风吹雨打的承受力,那才是真错了。指望不知敬畏深浅的孩子做更大的买卖,过更幸福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前一篇:米臻之三十三:大家都是废人
后一篇:米臻之三十六:孔坚盯上米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