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窗棋罢指犹凉
(2008-06-19 08:49:40)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心曲悠悠
文化
|
分类:
悠悠心曲
|
幽窗棋罢指犹凉
常朔
在《红楼梦》诸多的匾额诗联中,佳作如云,如“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亦香”、“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但我似乎更偏爱另外一联,这一联便是“有凤来仪”:“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每每品读此联时我便会坠入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境界中,情思萦逗,缠绵固结。甚至有点迷了本性,真是难以自拔。因为曹雪芹所构筑的这般意境,正是我自小所迷恋向往的,一但怀想这种意境便不能自持地陶醉了。
痴迷《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有凤来仪”即后来又名之为潇湘馆的所在,它的特征是“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其间”,林黛玉便住在潇湘馆里,一竿竿翠竹与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品格相契合,这样的一个绿竹掩映的馆居,情景交融,更给“幽窗棋罢指犹凉”笼罩了一抹清美的色彩。
宝鼎,这里指的是煮茶的鼎炉。本来,茶沸热时,则有绿烟,棋在着时,指头觉凉。现在却说“茶闲”“棋罢”之时,亦复如此,正是为了写竹。翠竹遮映,所以疑尚有绿烟;浓荫生凉,所以似乎仍觉指冷。《红楼梦》中也写到潇湘馆“窗外竹影映入纱窗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第五十三回)。红学家蔡义江认为此联与《红楼梦》中提到的陆游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同属一路。从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细节上体察物性事理,以表现一种闲情逸致,这与品茶、下棋为风雅一样,都反映出那个时代一部分人的美学观与人生观。
我同意蔡义江的观点,但蔡义江在红学家中是比较保守的,他认为此联多少有种消极的成份,这明显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静心想来,“闲情逸致”又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古人尚且知道在高雅的情致中放松身躯和心灵,难道我们这些在激烈的竞争中身心俱疲的现代人就不知在“闲情”中放松一下自己吗?是呀,生活是绚丽多姿的,“闲情逸致”同样是人生这个大五线谱中一个跳跃的音符。
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不都在渴求心灵的舒缓吗?“休闲”两字被人们挂在嘴边,时髦得很呢。我觉得热衷于休闲的人们,不妨去感受一番“幽窗棋罢指犹凉”有些古典美的情调,没有天然的场所,就在人工修饰的竹林茅舍里,窗前弈棋,最好是在秋天也要找点指凉的感觉,既朴素又浪漫。
写到这里,我忽然间想起了魏晋时期那些寄居林泉的隐士,“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仿佛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避开世俗中沸腾的诸般杂声,把灵魂寄托在竹林、棋子和那苔藓丛生的幽窗上,这大概也是隐者们独具个性的生命喧响吧。
“幽窗棋罢指犹凉”确实能把人们带入如梦如幻的境界,善感的读者心中会雾蒙蒙的,幽幽依依的,一位不入流的诗人说:吟罢“指犹亮”,始觉生活美……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